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全国第二个5000亿县级市,何以是江阴?

1月6日,在江阴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2024年江阴市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突破5000亿元。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江阴或许将成为昆山之后,全国第二个GDP超5000亿的县级市。

江阴,凭何剑指5000亿?

回望江阴一路发展轨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作为百年工商名城,民营经济是江阴发展的最大特色。总体而言,江阴民营经济呈现“778899”的特征,即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7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工业经济总量、8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90%以上的就业人数和90%左右的企业数量。

“江阴作为全国第二个破5000亿的县级市,是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勇担当挑大梁的又一体现。”江苏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蒋昭乙说。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江阴上市公司总数量达到61家,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国的县级市中排第一;各类中国500强企业41家,在全国县域也是排第一。

梳理企业名单,其中既有家喻户晓的“男人的衣柜”服装行业翘楚“海澜之家”,也有深耕钢铁及有色金属领域的巨头企业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含“新”量满满的全球领先智慧能源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远景能源有限公司,国家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双良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江阴热忱地张开双臂拥抱新兴产业。

近年来江阴着力构建“345”现代产业集群,包括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等3个千亿级特色产业,新能源、集成电路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5大未来产业。蒋昭乙分析,以服装纺织业为例,江阴众多纺织企业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一系列功能性、环保型的纺织产品。

“从高端面料到智能纺织品,江阴纺织业紧跟消费升级趋势,满足了不同市场的需求。这些传统产业相互协作,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贡献了大量的产值与就业岗位。”蒋昭乙说。

集成电路产业也成为江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江阴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集成电路企业,完善产业链布局。“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各个环节都在江阴逐步落地生根。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江阴的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增强了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蒋昭乙说。

科技创新是江阴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江阴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数字经济提速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重点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在氢能产业园和生命健康产业园等领域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等措施。‌

“凭借其雄厚的产业基础、创新的发展理念和拼搏的奋斗精神,江阴有望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继续高歌猛进,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蒋昭乙说。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江阴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晞

责编:颜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