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初,江苏省政府将“建设200个左右标准化初中学校心理辅导室”纳入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年底,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初中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名单,全省共建设完成224个。“标准化初中学校心理辅导室”长啥样?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进行了探访。

不开心?有困惑?去“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发个呆!
以南京为例,共有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等共19个“标准化初中学校心理辅导室”。与以往的心理教室相比,标准化心理辅导室更加专业。


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名为“花季心语”,成立于2010年。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示范学校联盟成员单位等称号,建有鼓楼区教师心理健康云中心,设立了鼓楼区家庭教育指导热线。

“花季心语”心育中心占地约600平方米,硬件设施与软件模块齐全,功能配置科学合理,建有心理测评室、心理放松训练及个体辅导室、心理沙盘室、团体辅导室、情绪宣泄训练室等多间功能室,配置了专业的心理测评软件、心理放松与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团体心理减压系统等,云数据中心实现了信息的集中采集与高效管理,为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心育中心位于校园东北一隅,环境私密宁静,内部以粉、蓝、绿色调为主,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生机盎然的绿植、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画、专业的心理书籍和报刊摆放于阳光长廊中,更增添生机与活力。



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校长崔晨香介绍,心育中心全天开放,充分满足学生心理辅导需要,学校的危机转介机制完备,档案记录管理及保密制度完善,并开设热线电话、“心语”信箱、网络邮箱,拓宽辅导预约渠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以一名拥有心理健康教育硕士背景的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多名持有中高级心理辅导师证书的兼职心理教师及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心育馆名为“阳光心田”,使用面积约为127平方米。其中一楼设置宣传栏及心理科普区域,便于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心育馆主场地位于三楼,由六大功能区组成,分别为秘境森林空间(办公接待区)、心灵交汇花园(团体辅导区)、丛林拾趣部落(自主自助区)、林间密语驿站(个体辅导区)、静谧养心树屋(安全小屋)、身心疗愈氧吧(冥想放松区),每个功能区蕴藏着丰富的心理资源。


据介绍,心育馆目前拥有两位专职心理教师,每日固定开放两个咨询时间段,此外还设置了线上热线咨询、心理信箱,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心理服务。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老师们严格遵循保密原则,认真倾听每一位来访者的心声,在心与心的连接中消除困惑和迷茫。


从教学楼去操场的路上,“阳光心田心育馆”总是会吸引学生们驻足片刻,绿色的信箱,公告栏上贴着“各种提醒”,还有学生们都爱的暖心便利贴,看中哪个就可以直接拿走。记者注意到,公告栏上的“咨询预约日历”上标注着学生预约个辅时间。二十九中初中部专职心理教师胡慧娟表示:“除了硬件,打消学生们对心理辅导的误区也很重要。我们会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们聊一聊心理辅导,也会对心育馆的功能进行介绍,无论是他们想说说话,或者是想找一个地方发个呆,都可以。不管你是不开心还是有困惑,都可以走进我们的‘阳光心田心育馆’。”

据了解,心理辅导结束后,学生可抽取一个“彩蛋”来获得暖心支持,或在生命能量树上留下鼓励的书签。心理教师也会及时做好档案记录与整理工作。对于重点关爱学生,建立“一生一策”,联合班主任与教师及家长,做好动态跟进和辅导工作。

关注每一个!“96111”心理服务热线全覆盖
目前,全省实现县(市、区)“96111”心理服务热线全覆盖,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全覆盖,超过60%的中小学探索推行“成长导师制”。“全体教师都成为学生的成长导师,希望每一位老师提升自己的心育能力,在学生有一点点小情绪的时候能够关注到,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在家长焦虑的时候可以给到一些支持和建议。同时,希望班级心理委员、家长、老师一起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得更好。”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专职心理教师李祖颖说。
在全省“标准化初中学校心理辅导室”名单中,苏州共有27所初中学校“榜上有名”。走进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的阶梯教室,十几位心理社团的学生正在心理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着一场生动有趣的心理社团活动,内容涵盖情绪调节、人际交往、自我成长等多个维度,以独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为同学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体验。据该校初二学生赵嘉羽介绍:“它会告诉你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当你碰到问题的时候,你应该如何解决,觉得它可以让我享受到一种快乐,非常喜欢这个课程。”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心理专职教师顾楠表示:“初中年龄段的青少年往往面临着青春期的困惑以及来自家庭、升学等多方因素的压力,日常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从而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实现身心全面发展。如果同学们有一个比较安全的空间,可以相互去了解彼此之间的感受和想法,有这样一个很舒适的环境,他们就能自由地表达自己。”
目前,学校每周除固定开展心理社团活动外,还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心理课程,并打造了一支由10名专职心理教师和17名兼职心理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同时,功能多样、设施齐全的心理辅导室,不仅在硬件上达到了省级标准,更注重发挥“软件作用”,为在校青少年提供专业且贴心的心理健康服务。
据淮安市浦东实验中学德育处主任徐涛介绍,学校的心理辅导室的使用率高达80%以上,暖阳小屋用来让学生自我关怀对自己给予肯定;心灵氧吧提供学生身心放松和情绪宣泄;梧桐树洞更多是心理疏导干预。他举例说:“比如心理氧吧,是全天候开放的,目前接待最多的三种情况:第一种,初一新生,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做一个心理的支持和辅导;初二学生是人际关系的一些交往,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指导;第三种,初三学生面临着中考,更多的是学习上的指导和信心鼓励。”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部分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