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江东时评|“换房旅游”,新潮还是噱头?

眼看着春节一天天临近了,不少人都有全家“倾巢出动”的旅游计划。江苏人渴望去新疆感受西部风情,新疆人也想来江苏感受一下江南美景,既然如此,是否可以把两个家互换一下呢?如今,源于奇思妙想的“换房旅游”正在年轻人当中悄然兴起。

“换房旅游”说起来简单,双方只要觉得“门当户对”,又在网上“确认了眼神”,便可以拍板成交。但现实是,很多未知因素可能半路杀出,坏掉一桩美事。比如有的人临行前出现意外变故,改变了行程,那么对方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承受被“放鸽子”的无奈。即便换房成功,也还有诸多担心,比如对方会不会把家里搞得一团糟;贵重物品会不会不翼而飞;自己入住的“新家”会不会有隐藏摄像头,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等等。这些都有可能让原本的好心情一落千丈,甚至对当初的选择懊恼不已。

尽管有很多问题,但“换房旅游”的好处依然显而易见。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都是旅游高峰,住宿费用更是水涨船高,尤其是一南一北两大热点区域,不管是温暖如春的海南还是冰天雪地的东北,房价都会比平时高上数倍。有时候甚至一房难求,不得不在小旅馆“委曲求全”。有了“换房旅游”,等于是“背了个家”在走,那种体验肯定将无比美妙,而省下的钱用于改善伙食,也会为旅程加分。万一遇到了特别“对眼”的交换对象,连家用车也一并打包交换,则更增添额外的惊喜。

“换房旅游”作为全新的旅游方式,不可能一下子变得成熟,只能在不断的试错中逐步完善。最初“吃螃蟹的人”首先要把好坏两种情形都充分考虑到位,“先小人后君子”,双方签订好详细的协议,对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一旦交换达成,都要维护契约精神,严格遵守约定,不要让小聪明破坏了“君子协定”。另外,“换房旅游”很可能成为一个新兴市场,风口之上,一些有影响力的平台也可及时介入,用平台的信用为交换双方提供担保,共同促进“换房旅游”平稳健康地发展。

(胡波)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