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百年老火车站街区的年轻文艺范儿

长江北岸的浦口大马路,有一座著名的火车站——浦口火车站。

这座始建于1908年的火车站是津浦铁路的最南端,连接着南北交通的动脉。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浦口火车站见证了中国从近代到现代的变迁,也见证了中国从贫弱中站起来走向独立强盛的崛起之路。

浦口火车站不仅是中国最早的铁路枢纽之一,也许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火车站。

朱自清先生著名的散文《背影》就是描写朱自清在浦口火车站辞别父亲的情景。“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样感人至深的文字,发表至今已整整100年了。

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浦口火车站见证了无数离别与重逢,无数风云人物和名人文士在这里留下足迹。作为“中国最文艺的火车站”,浦口火车站也是《背影》《孙中山》《致青春》等众多电影的取景地,成为无数网络红人与普通游客前来游玩拍照的打卡胜地。

如今,浦口火车站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但它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华丽变身为“浦口火车站街区”。

焕然一新的浦口火车站,既保留了候车大楼、售票处、月台、雨廊等历史建筑的原貌,又引入了独立咖啡馆、书店、香氛店等摩登文艺的店铺,以一种年轻的姿态将历史风情和文艺气质跨越百年时光呈现在当代年轻人面前。

轨道大集,连接南北城市文化

2024年10月,浦口火车站街区开街,立刻跻身南京最为火爆的打卡地标之列,前三天就迎来超过10万人次的客群,社交网络上的打卡贴比比皆是,好评如潮。浦口火车站的文艺范儿精准地俘获了年轻人的心。

近来,这股热潮愈发火热。12月28日至1月1日,浦口火车站“暖冬集·南北吉市”又引发了一波年轻人的打卡潮流。津浦铁路历史和沿线民俗风情、非遗技艺、文化艺术等在浦口火车站集中呈现,带来跨越时空的新奇体验。

穿越感,是人们对浦口火车站最鲜明的感受。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从浦口火车站开出的火车经过蚌埠、徐州、济南、德州等地北上,最终抵达天津,串联五省,将中国东部连接在一起。

在“暖冬集·南北吉市”现场,浦口火车站重现了津浦铁路沿线的地域特色和城市风情,来自南京、蚌埠、徐州、济南、德州、天津六座城市的文化、习俗、美食、非遗沿着轨道一一展现。

连续三天,天津大麻花、狗不理包子、德州扒鸡、济南高粱饴、徐州蜜三刀、蚌埠梨膏糖、南京雨花茶等地方特色非遗美食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品尝;泥人张、虎头鞋、掐丝珐琅、鱼灯、云锦、绒花、秦淮灯彩等著名非遗技艺展位前也时时围着好奇的年轻人。一条津浦铁路,将不同城市的特色文化和传统技艺习俗串联交织成共同的记忆。

火车和铁路,带来的不只是人来人往相聚别离,还有丰富、连接和活力,它们在浦口火车站彼此交融,带来跨越地理和历史的文化共鸣,也带来了丰富而新鲜的体验感。

一条津浦铁路,焕发新潮文艺范儿

文艺是浦口火车站的标签,也是年轻人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当下早已不满足于普通景点的年轻人群,对文艺氛围和丰富体验的追求在浦口火车站随时都能感受得到。

充满艺术气息的建筑、历史文化打磨的质感、摩登时髦的文艺店铺,都成了年轻人来浦口火车站打卡的理由。

在“暖冬集·南北吉市”,不仅有来自津浦铁路沿线的城市文化、习俗、美食,还有很多兼具视觉美感和文化内涵的艺术装置。“艺术是时代的温度”如今已成共识,浦口火车站浓浓的艺术氛围也让这个冬天温暖了许多。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里,高高的站台、几颗橘子、父亲苍老的背影,描绘出永不会被时间磨灭的温暖亲情。“暖冬集·南北吉市”里,随处可见的橘子与一百多年前的故事隔空呼应,橘黄的色调和毛绒的质感让人忍不住“摸摸”“抱抱”。

一条用毛线编制的津浦铁路在大草坪上延伸,像是彩色的轨道穿过田野,带来童话般的遐想,仿佛会有彩色的蒸汽机车从轨道上驶过。

除此以外,还有艺术家用非遗元素打造的“凤栖梧”艺术装置,用华丽的视觉表现传递着车站重聚的喜悦;用复古牛仔布拼贴缝织的“门里”艺术装置用时尚的艺术风格将创意、手工、历史底蕴融为一体;木楞房“花杆小屋”里,还飘起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小雪”……

现场欢乐的人群里,有住在周边的白发老人,也有天真无邪的烂漫孩童,还有更多从南京各处赶来的年轻人。此时的热闹与繁华,正如一百多年前的热闹与繁华,只是不再有满载乘客的火车进站,却多了许多时光的记忆。

一座老车站,重现百年历史芳华

上世纪前半叶,津浦铁路始终是中国最重要的南北铁路干线之一,浦口火车站也成为华东地区通往全国各地的枢纽。

2004年,最后一列客运火车从浦口火车站缓缓开出,客运业务停止,浦口火车站的样貌就静止了。所幸,它没有在时光中老去,也没有失去当初华美的风貌,反而绽放出年轻的风华。时至今日,浦口火车站是全国唯一保存民国特色的火车站,也是首个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百年火车站。

走在浦口火车站街区,经过一座座经过一百多年历史冲刷的建筑,属于津浦铁路和南京这座城市的记忆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闪现。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因为这一句,浦口火车站被亲切地称为“背影车站”“橘子车站”。

站台小广场上,戴着眼镜、身着长衫的朱自清雕像,手里捧着一只色泽鲜艳的橘子,身旁椅子上铺放着一件大衣,几个一样鲜艳的橘子散落其上,《背影》里的氛围扑面而来,多少人在这里忍不住泪湿双眼。

不远处的背影咖啡也是文艺青年频繁打卡的地方,这里的咖啡名称都出自《背影》一文,墙上贴着文中的经典语句,将历史风韵与现代气息自然地融合起来。

走过梧桐树影,沿着红墙、回廊、拱门和舷窗往里去,是一家家充满设计感和文艺感的店铺和文艺空间:江北图书馆风雨廊书店、气味艺术家、旧物仓、大江照相馆……新颖潮流的业态在复古街区里显出历史与现代的新奇碰撞感。

阳光下斑驳的老建筑、静静停在轨道上的绿皮火车、囤满老式物件的旧物仓库,用充满历史风韵和文艺浸润的遗存在人们心里投下时光的印记,唤起情感的共鸣。所到之处时时都能见到拍照打卡和流连游玩的年轻人,仿佛重现了一百多年前熙攘繁华的浦口火车站,让人不由得感叹:南京有这样的地方,真好!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单位,浦口火车站延续着铁路文化和百年历史,也在更新重生后变成年轻人心中的文艺圣地,在历史和现代中迸发出新鲜的活力——为浦口火车站,也为南京这座城市。

责编:陆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