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太湖治理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实现全年达良好湖泊标准

交汇点讯 太湖治理实现历史性突破!1月12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传来好消息:2024年,太湖水质创30年来最好水平,总体达到Ⅲ类,首次实现全年达良好湖泊标准。太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首次提高到“优秀”等级,流域物种数增加到6899种。

太湖鼋头渚仙岛码头。陆建华 摄

太湖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在参加2023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询问太湖的水质如何,还有没有蓝藻。江苏把太湖治理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举全省之力,创生态之湖。2007年以来,各级财政和社会投资累计投入超3000亿元,持续推进控源截污、源头治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进,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开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太湖流域五市和省各有关部门强化项目引领,2024年全年实施治太项目560个,年度投资达331亿元,其中常州、无锡年度投资额均超百亿元。

太湖的“前置库”长荡湖是围网养殖发源地之一,一度密布排污企业。“最严重的时候,湖水都是黑的。”住在附近的村民陆家祥回忆。1月2日,记者来到长荡湖边,这里早已不见围网,水鸟掠过湖面,“生产湖”蝶变成“生态湖”。

“湖泊治理是世界级的难题。太湖是大型浅水性湖泊,流域人口密集、城镇密集、产业密集,开展湖泊治理,其难度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说。

太湖贡湖湾湿地。王佳珺 摄

2024年,太湖完成生态清淤635万方、打捞蓝藻172万吨,蓝藻发生强度持续减轻,上半年首次未监测到水华。省水利厅厅长高圣明说,将进一步优化河湖长制工作机制,强化入湖河流系统治理,不断巩固提升太湖综合治理成效,推动太湖水质持续改善。

江苏坚持点面结合、先立后破、标本兼治,推动太湖治理不断向纵深迈进,出台《太湖流域禁止和限制的产业产品目录》,推进印染、化工等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促进传统产业智能、绿色、协同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印发实施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苏州、常州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为太湖增添更多色彩,江苏责无旁贷,但要实现“浅湖深治、太湖永治”,还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祖力亚提·司马义表示,将以美丽江苏建设为引领,坚定不移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确保保持太湖水质向好趋势。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把太湖打造成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洪叶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