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将“耐造”进行到底

曾经,中国人热衷“海淘”外国货;如今,大批老外开始“反向海淘”买“中国制造”。随着跨境电商日益兴盛,江苏的“小东西”正撬动着海外大市场。从东海穿戴甲到扬州原创玩具,再到小螺栓、小支架,“小东西”们诠释着“美丽经济”“可爱经济”“实用经济”,彰显江苏经济的活力。江苏与世界的联结远不止于此。去年,全省外贸“新三样”出口规模领跑全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实际使用外资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江苏外向型经济承压前行,韧性十足。

经贸摩擦、科技遏制打压等多重考验,对外向型经济影响最为明显。在多重考验之下,江苏经济运行一直保持稳健,发展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持续提升,不仅外贸外资如此,农业、民生、科创、安全等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如此。可以说,江苏经济的特质和优势,用“耐造”来形容,很是形象。江苏经济的“耐造”,靠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靠的是全省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靠的是江苏一以贯之注重发展实体经济,靠的是江苏“吃改革饭、走开放路”的优良传统……江苏经济的“耐造”,既有江苏个性,也有全国共性,与我国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制度安排、政策引导和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密不可分。

“耐造”,给了我们抵御风险、穿越周期的底气和信心。评价“耐造”与否,既看压力强度,也看时间跨度。比如一辆“耐造”的车,既要能在恶劣环境中正常行驶,又要可以长期使用且不容易损坏;一个人体质优秀“耐造”,既要有短时间内的爆发力,又要有长期坚持的忍耐力。经济发展也是同理,在短期内承受超乎想象的巨大压力,长期承压前行不断打开局面,两者兼具才能称之为“耐造”。“耐造”是一个会随着时与势的发展而变化的状态,今天“耐造”不代表永远“耐造”,但今天的努力,可以为明天的“耐造”打下基础。着眼未来,我们要总结今天“耐造”的经验和规律,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将“耐造”进行到底。

将“耐造”进行到底,要做时间的对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竞争日趋激烈,机遇稍纵即逝,在外部环境异常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发展就是与时间赛跑。今年江苏“新年第一会”是“重大项目建设专题会”,传递出以项目促开局、以项目谋发展的鲜明导向。一方面,我们要咬定目标、迎难而上,努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先立后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确保经济发展既有质量也有体量。

将“耐造”进行到底,也要做时间的朋友。发展等不得,也急不得,不能只论速度不讲规律。近年来,元宇宙、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热点频出,但若一哄而上扎堆追逐,搞“内卷式”竞争,只会消耗资源,无法增强经济韧性。要坚持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深耕优势产业,培育产业生态,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滴水穿石突破发展的壁障。立足当下争分夺秒,着眼长远久久为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经济发展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挑战,变得更强大、更坚韧。

(袁媛)

责编:韩宗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