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生活与法 > 正文
15岁女孩接到“警察”电话后,默默转出了两笔9970元

手机里发现两笔9970元的信用卡消费短信,紧张询问全家人后,发现竟是15岁女儿遭遇了网络诈骗,1月9日中午,市民黄先生带着女儿小静(化名)到镇江市公安局润州分局金山派出所报警。

原来,1月8日晚上,小静在家里使用手机浏览QQ短视频时,看到网页有某女明星的QQ号,出于好奇,就搜索进入该QQ号的空间看看,随后有陌生网友申请添加小静为QQ好友,小静没多想便同意了。该网友说有重要的事要讲,叫小静找个没人打扰的地方,小静便回房间独自接听了网友语音电话。

小静被网友接下来的话吓了一跳。原来该网友自称是网警,声称小静涉嫌泄露某女明星的QQ号码,必须按照网友要求配合操作,否则将追究小静的法律责任,虽然网友本人始终未曾露面,但小静在视频时短暂看到了网友出示的“警官证”后,对网友深信不疑。

心怀恐惧的小静,按照网友要求找来父亲手机,用自己的手机摄像头对着父亲的手机,在网友全程指导下操作父亲的手机,下载快手软件,登录给定的账户,小静知晓父亲平时的交易密码,用父亲的银行卡成功支付了两笔订单各9970元,直到第三次、第四次消费被提示人脸识别后,小静才回过神来,感觉被骗了,于是多次拒绝了网友的语音通话,删除了该网友和快手账户,胆战心惊地度过了一晚。直到次日中午,黄先生发现了手机里的消费短信,小静才说出了实情。

接报后,民警刘玮琦仔细询问受骗经过后,立即联系相关消费平台申请退款,大约5个小时后,黄先生查看手机,发现小静被骗的钱真的追回来了,特地制作锦旗向民警致谢。

警方提醒: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家长把手机给孩子使用时要注意监管,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们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切莫轻信陌生网友,绝不透露个人信息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以防被骗。如有疑问或发现可能遭遇诈骗,立即报警。

通讯员 赵雪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红

责编:应巧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