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过去一年,“水韵江苏”究竟取得了哪些成绩?新的一年,“水韵江苏”建设又该着眼哪些方面?
1月16日,江苏省旅游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南京召开。会上通报了2024年全省旅游业发展情况和2025年省旅游委员会重点工作安排建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省旅游委员会工作规则。
会上通报称,2024年,江苏注重发挥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加力消费促进、优化服务环境,让全省文旅市场持续升温,以扩大文旅消费带动社会消费增量。
在旅游产品供给上,江苏坚持融合创新,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旅融合提质增效,创成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6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家,建成60余对网红主题服务区,南京“长江传奇”、溧阳“1号公路”等获评全国交旅融合发展示范案例。与此同时,全省坚持数字科技赋能,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聚焦江苏“水+文化”鲜明特质,持续打响“水韵江苏”文旅品牌。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这一年,“水韵江苏”又将会有哪些新变化?
会上提出,全省旅游将聚焦的6个重点方向——
注重政策引领,进一步激发旅游发展内生动力。围绕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以省政府名义出台行动计划。调剂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扩大文旅消费服务,持续放大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效应。联合推出“苏旅贷”专项金融产品,调剂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旅项目保费补贴和贷款贴息。
注重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文旅消费能级。精心办好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文旅消费推广季等品牌活动,策划推出一批出圈爆款新媒体产品,打造文旅消费引流强磁场。抓住我国扩大过境免签范围、延长逗留时间的契机,建好用好“水韵江苏”全球传播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吸引更多外国游客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注重载体建设,进一步拓展文旅发展空间。深入推进“两廊两带两区”建设,实施旅游景区“焕新行动”和旅游度假区品牌提升计划,推进生态旅游区建设,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力争新增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推进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
注重建链强链,进一步培优文旅市场主体。积极推动文旅企业提质增效,发展首发经济、时尚产业,引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支持发展新兴文旅企业,扶持培育“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小而新”的中小微文旅企业和旅游领域经营户。
注重守正创新,进一步推进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培育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志性成果,持续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博物知旅”等活动,推进革命文物保护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旅游+”向“+旅游”转变,促进工业旅游等融合业态发展提质,推动文体旅、文商旅、农文旅等业态融合发展。
注重有效治理,进一步优化文旅市场环境。运用信用监管手段,推动文旅市场主体服务质量提质增效。推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完善旅游投诉处理制度和程序,进一步优化文旅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加强应急处置机制和能力建设,保障游客在江苏游得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颜颖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