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仅是无锡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还是江苏省田径队的一名教练员、中国残疾人田径运动员。”作为一位身兼数职的人大代表,姚娟不仅在自己的运动生涯中屡创佳绩,还致力于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希望通过自身的身份,积极传递残疾人体育的力量。2025年省两会上,姚娟表示自己将特别关注“残疾人”和“体育”这两个词。
今年,她与其他代表联合提出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及完善基层教练员职称评定机制的多项建议,旨在为那些默默耕耘在残疾人体育一线的工作者争取更多支持与认可。
回望过去,姚娟的体育之路充满传奇色彩。“我是从2000年开始就参加残奥会,到今年进入第25个年头了,巴黎残奥会是我第7次参加残奥会,当然也再次获得了冠军。”姚娟4岁时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左下肢残疾,但生性活泼的她,并没有因为肢体的残障而远离运动。1998年8月,年仅14岁的姚娟入选江苏省残疾人田径队,1999年集训后被选拔进入国家队,开启残奥会的征战旅程。2010年,姚娟从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入职无锡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残疾人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但同时仍以运动员身份参加各类重大赛事,并担任了江苏省残疾人田径队教练。
2024年巴黎残奥会上,姚娟获得女子F64级铅球项目冠军和女子F64级铁饼项目亚军。这些年来,姚娟不仅凭借自身努力获得金牌“大满贯”,更是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传递给更多年轻人,做好助残“引路人”。
既要做好运动员,又要做好教练员。“我培养的一名00后运动员,在巴黎残奥会上也获得了冠军,并打破了世界纪录。”谈起徒弟,姚娟倍感自豪,对于未来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姚娟同样充满信心,“我们江苏的残疾人体育一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参加奥运会以来,我们已经实现了6连冠,怎么突破7连冠,任务虽然艰巨,但只要我们做好梯队建设,搭建好平台,新一代的优秀运动员定能继续绽放光彩”。
时光不负追梦人!对于新一代的年轻运动员,姚娟勉励大家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关键在于如何去面对和克服。只有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才有机会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姚娟的故事,是对追梦人最美好的诠释。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蕾 邓宇轩 宗祺 王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