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广西武宣县深耕甘蔗特色产业——端稳“糖罐子”  强县又富民

正值甘蔗收获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上堂村,连片的甘蔗地一眼望不到边。

拿起一段甘蔗,伸手一摸,感觉表面像涂了胶水般黏糊。“我们今年种的是广西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高糖品种‘桂糖44号’,含糖量达18%。”59岁的蔗农武启惠说。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来宾市考察调研时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

武宣县是国家糖料蔗生产基地县和广西糖料蔗生产重点县。10多年前,武启惠牵头成立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见证了全县甘蔗产业的发展变迁。

“2024年,合作社新流转了1500亩甘蔗地,还建起了水肥药一体化甘蔗一级良种繁育基地。”武启惠介绍,他们用上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种植,还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了滴灌体系,灌溉、施肥、用药等环节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

如今,武宣县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4.25%,近3年每年新增糖料蔗2万多亩,优质糖料蔗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

“我们与蔗农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博宣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瑞海介绍,公司通过“订单农业”,支持像武启惠这样的种蔗大户,在收购价之外每年反哺蔗农数千万元,改善生产种植条件,“这个榨季,全县糖料蔗含糖率普遍增加了1个百分点。按照目前国内糖价,公司预计可增加纯利润7000万元。”

在武宣县,6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因蔗糖产业实现稳定就业;包括博宣食品有限公司在内的两家制糖企业,产值占到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蔗糖产业已经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武宣县委书记雷应天表示,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蔗糖精深加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着力提质、降本、增效,把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把“糖罐子”越端越稳。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