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主要分布在南京、苏州等城市,希望能增选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让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省人大代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陈吉祥心系江苏高水平医院建设。
据了解,2023年4月,江苏省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力争到2025年创建一批综合实力达到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努力实现群众“大病不出省”。如今高水平医院建设进程过半,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的努力下,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扩容,建设单位的硬核实力赢得老百姓的认可。
然而仔细梳理发现,这16个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中,南京12个(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脑科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苏州2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南通1个(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徐州1个(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其余9个设区市均无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可以看出,江苏省内的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分布不均衡,省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不均衡,各地级市高水平医院发展不均衡,势必影响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的公平性和便捷性。”陈吉祥说,为此,他建议在“十五五”期间(2026—2030年)继续大力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综合考虑医院综合实力和区域综合布局,增选一批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争取每个地级市能有一个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真正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任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