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老挝华裔留学生回国在“中文热”里立业

中新网昆明1月20日电 (记者 缪超)2025年伊始,唐雄华在老挝首都万象不断接洽投资者。他计划在现有两个中文培训学校基础上,在老挝多地开设分校。

今年28岁的唐雄华,出生在老挝北部乌多姆赛省,他的爷爷来自中国云南普洱,一个与老挝接壤的地方。因为家庭原因,他自小喜爱中国文化,接触中文较早。

图为唐雄华在中国留学期间担任中老语同声传译。受访者 供图

12岁时,父母将他送到乌多姆赛省一个中文培训班学习。“那时我在上初中,每天放学后,就到培训班上两小时中文课,从晚上6点到8点。”

后来,在老挝学校组织的一次夏令营中,唐雄华第一次踏足爷爷的故乡云南普洱。“这是爷爷时常念叨的地方,一切是那么陌生,但又十分亲切。”自那以后,唐雄华希望能够到中国各地去看看。

2015年,在中文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他获得奖学金并来到云南师范大学学习国际中文教育。该校是中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1年以来招收留学生20000多人。留学生来自五大洲138个国家,近80%为南亚东南亚学生。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氛围活泼,经常组织留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唐雄华说,“大二时,一次中文演讲比赛成为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那次比赛,他获得一等奖,学习信心倍增,自此开始有意识地锻炼翻译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中文演讲比赛、东南亚文化节、美食节、联谊赛等,只要他有时间就会去参加,不断提升中文交流水平。这也让他从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变成一个侃侃而谈的青年。

“学校还鼓励我们走出校园,踏上更广阔的舞台。”唐雄华介绍,2016年他担任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老挝专场的主持人;2017年在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与创新协作论坛上做翻译;2018年在第二届澜湄国际电影节担任翻译;2019年的澜湄区域对话·教育合作论坛中,他为老挝前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做翻译……

图为老挝青年在唐雄华和校友开办的中文学校里学习。受访者 供图

短短几年时间,唐雄华从学校到论坛,从主持到翻译再到同声传译,一步一个脚印,拥有更大的舞台。

近年来,老挝渐渐兴起“中文热”。酒店、餐厅到处都有中文,中国游客络绎不绝,就连汽车司机都急切地想学几句中文。

2019年暑假回家时,他在老挝见到前所未有的景象:中国自驾游车队穿梭在家乡的大街小巷。唐雄华颇受震撼,他深刻感受到中国的发展不仅给自己的命运带来机遇,也在慢慢带动家乡的发展。

次年,唐雄华硕士毕业,与校友在万象开设中文培训学校,2022年又在万象增设分校。“至今我们培训了约7000人次,部分学员到中国留学深造,部分学员进入在老中资企业工作。普通老挝人月工资为200至300美元,懂中文的月工资可拿到600至1000美元。”

随着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中国与包括老挝在内的东南亚国家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中老两国间旅游往来人群也在增加,中老翻译更为稀缺,唐雄华将在中文培训这条路上继续前行,“我们计划在老挝南部的巴色、北部的琅勃拉邦开设分校。”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