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央视的视频刚刚发出来,感觉咋样,效果好吗?我和你说,这几天我在北京可充实啦,先去看了春晚彩排,提前目睹了精彩表演然后又去央视春晚新闻发布会,和主持人现场对话……”
1月20日上午10点多,记者手机微信上收到了一条视频。视频中,大家熟知的“外卖诗人”王计兵在节目中畅谈参加央视春晚彩排的感受,眼眸弯弯,满面笑容。发来微信的,正是王计兵本人。
看完视频,记者随即拨通了电话,那头传来他按捺不住的兴奋。他自己也不曾想过,有一天会收到央视蛇年春晚的邀请函,成为现场看春晚的嘉宾之一。

就在半个月前,王计兵的邻居“谎称”快递寄错了,要上门给他捎过去。他抱着“没有买东西怎么还有快递”的疑惑,拆开了快递,红彤彤的春晚邀请函赫然在目。身旁的妻子比他还要激动,收到邀请函后帮他围上了象征幸福的红围巾,便相拥在一起喜极而泣。
拿着春晚邀请函,夫妻俩在自家的小店外拍了一张合照。“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心还是‘咚咚咚’跳,做梦也不会想到,我可以去现场看春晚,还参加了央视《年画画年》等多档节目。”王计兵感慨地说。
王计兵是昆山的一名外卖员。2019年夏天,机缘巧合下,他入了这一行,每天基本上要在外面跑12个小时,上午出发,晚上九十点钟回家。
但王计兵又不仅仅是一名外卖员,还是一位诗人。职业的反差,给了他更多的创作空间,在城市街巷中来回穿梭,遇见丰富多彩的人和事,都给了他无数写作灵感。
为了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火花,他在送外卖时,想起来就对着手机录上几句,有时甚至只有几个词。积少成多,这样下来一个月还能写上七八十首小诗。“我感激外卖员这个职业,让我的素材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更庆幸的是,我是在昆山送外卖。”

这几年来,王计兵在城市中奔跑了15万公里,创作了近6000首诗歌,先后出版《赶时间的人》《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低处飞行》《手持人间一束光》等诗集。
在昆山生活了快23年,王计兵还摆过地摊、收过废品,到现在还一直开着一间日杂店。对他来说,生活有奔波、有艰辛,也会有温暖笼罩。身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代表,他在这座城市里愈发感受到家的温馨。
“现在驿站随处可见,喝水、休息、充电、看书都可以。更让我感动的是,只要你穿着外卖员工作服到‘昆小哥医院’,就会有专人领着你挂号、问诊,全流程服务,特别贴心。”王计兵说,他一直有咳嗽的毛病,想去医院买个药,没想到还能有专人对接,省去了很多麻烦。
“大年初一,我就要赶紧回到昆山了,投入工作是一方面,还要开始准备在年初七在昆山的线上直播,之后还将到合肥、南京等地开展《手持人间一束光》线下新书分享会。”话语间,王计兵对新一年充满了向往。
王计兵还想跑得更快。今年,他想“自加压力”,给自己定下了发行三本书的目标,如今《手持人间一束光》已经完成了,一本期待已久的散文集将在年中出版。
“平台规定外卖员只能干到60岁,我离退休没几年了。”王计兵坦言,自己也只是一个寻常人,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深受鼓舞,所以更要咬咬牙,逼着自己跑得快点、再快点。
正如他在《低处飞行》中所写:谁说展翅就要高飞,低处的飞行也是飞行。
而要持续飞行,靠的就是先把日子过好的那股“劲儿”,无论什么时候,那股“劲儿”不能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范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