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共赏新民俗 喜迎“非遗年”,2025“城门挂春联 苏州开门红”启幕

“一曲悠扬,昆腔唱出东方韵;千年砥砺,剑气凝成中国春。”1月20日上午,巨幅大红春联在古朴巍峨的相门古城墙揭联,拉开2025“城门挂春联 苏州开门红”暨保护区、姑苏区新春团拜会活动序幕。相门、胥门、平门、蛇门、齐门、娄门、盘门、阊门、金门等苏州古城九大城门和周庄牌坊、昆山拱辰门一起挂联,喜迎乙巳蛇年新春。

金门

2025“城门挂春联 苏州开门红”活动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管委会、苏州名城保护集团、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主办,姑苏区委宣传部、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等承办,东吴人寿、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江苏有线苏州分公司协办。

满载新年祝福和吉祥寓意的春联,从家门挂上古朴城门、热闹景区,穿梭其间的市民游客沐浴在新春的喜悦氛围中,感受城市的蓬勃发展与美好期许。

“非遗年”遇上非遗楹联

即将到来的乙巳蛇年春节,恰逢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非遗年”遇上非遗楹联,今年活动投稿人数再创新高,范围进一步扩大,征集楹联数近两万副。

省楹联研究会组织多位专家现场评审,为城门选出符合文化气质和历史底蕴的最佳春联,言恭达、华人德、王伟林、仇高驰、黄正明、谢少承、金丹、李德会、方军、张国擎、戴民辉、朱志刚、纪松等书法大家倾情书写,饱含着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让世界看见城墙之美,让文化自信散发光芒。

姑苏区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冯朝刚第五年参加“城门挂春联 苏州开门红”活动。“柳引春风拂万物,蛇凝瑞气贯九州。”相门城墙下,冯朝刚现场书写,给市民游客送上一副副散发着墨香的春联。“春节刚刚申遗成功,传统中国年变成世界年,更喜庆也更有意义。”冯朝刚说,传承千年的古城墙见证着城市的繁华巨变,是苏州人永远的骄傲。

娄门

“大红春联挂上城墙,新年新气象扑面而来。”江苏省劳动模范、苏州电讯电机厂有限公司制造部副部长朱玮在相门揭联仪式上收到了春联“福袋”。朱玮在盘门附近住了数十年,对古城门有敬畏之心,更有爱护之情。“这些年,古城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生活在其中也备受鼓舞、充满干劲。”朱玮说,作为一线劳动者,他将继续发扬工匠精神,带动更多年轻人为产业奋斗、为城市奋斗。

“在苏州火车站看到了”“刚经过金门也看到了”“啥叫姑苏,这就是正宗的姑苏味道呀”“有年味儿了”……从线下到线上,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城门挂春联”活动,为“苏州开门红”喝彩祝福。

蛇年蛇门掀起打卡热

“紫燕舞熏风,喜锦色初裁,吴中在望;金蛇携瑞气,看福门乍启,天下皆春。”蛇门城墙下,一位八旬老人挺身抬头,把春联朗读了好几遍,连连赞叹“把春天勃勃的生机和春节欢乐的气氛写出来了”。老人家姓路,家就在附近的养蚕里,是位书法爱好者。“我每天都要来这锻炼,和‘蛇门’是老朋友了。每年看到它挂上春联,就知道又要过年了。品一品书法之道、春联之道,我心里也很满足。”

遇上蛇年,换上“红装”的蛇门,成为备受市民、游客青睐的古城热门打卡地。蛇门坐落在苏州古城东南角的桂花公园内,被蜿蜒的护城河水环绕,环境幽静,景色宜人。在伍子胥所建的苏州城门中,唯有蛇门是以动物来命名的城门。

87岁的退休教师谢月在家人的陪伴下专程来到蛇门。“每年我都要拍挂着春联的城门。今年是蛇年,第一站先来蛇门!”谢月告诉记者,自从苏州给城门挂春联后,她每年春节前都要到各大城门下走走,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也感受这座城市的新春仪式感,已经坚持了好多年了。当天,谢奶奶特意穿了大红色的衣服,“希望新的一年,身体健康,福气满满。”

不少年轻人也来到城墙下。“蛇年蛇门挂春联,非常好玩,必须来打卡!”读大三的李漾刚刚放寒假回苏州,看到活动预告后,一早便呼朋唤友来蛇门集合,相约一起拍照发“朋友圈”。“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挂春联,现在这春联挂到了城门上,既有意义,也有创意。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历史与现代碰撞出的火花。”

得知自己创作的春联被围观、被点赞,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理事张树路十分欣喜。“今年是农历乙巳蛇年,而蛇门又含‘蛇’字,所以我就在这上面下功夫,寻找灵感和突破点。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钟声敲响,灵蛇来到人间,才揭开春天的序幕。所以蛇门开启,灵蛇降瑞,普天之下,春色顿生。苏州古称‘吴中’,姑苏大地紫燕起舞,春光如锦,欣欣向荣,生机勃发!”张树路表示,非常有幸参与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策划发起的这场开年盛事中,自己虽没到现场,但最诚挚的祝福已随着楹联送到,“遥祝苏州百业昌隆,前程似锦!”

“书法创作者在拿到一副好联的时候,首先要斟酌内容,这副楹联兼顾了年味和景物,应时应景,营造一种春山在望的美好意境,饱含蛇年向好、有所成就的朴素希冀。”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黄正明是蛇门楹联的书写者,他告诉记者,为契合城门之高大雄伟,这副春联在书体上选择了行草,并借鉴行楷风格,创作时还特意加强了笔触上的厚重感,因为城门挂楹联,让观众可识、可观、可赏,才能真正达到书写的效果。

相门

新民俗不断更新

“城门挂春联 江苏开门红”活动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发起,已连续举办10年。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城门挂春联 苏州开门红”每年新春如约而至,成为备受苏州老百姓期待的开年文化盛事。

城墙文化、诗词文化、楹联文化、书法文化,一年一度的“城门挂春联 苏州开门红”活动把中国传统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并在春节这一传统佳节中完美呈现,打造出了形式新颖的新民俗、新年俗,早已成为陪伴苏州老百姓共迎新春的必备节目。

多年来,“城门挂春联 苏州开门红”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不断刷新着苏州市民的体验感。就拿今年来说,活动向苏州全域著名地标延展。除了经典传统的古城九大城门,周庄牌坊、昆山拱辰门也一起加入进来。

“鹿城春早,看吴水映霞,一树红梅飞鹊语;蛇岁图新,喜昆山举笔,百强首邑续龙章。”当长达7.81米、宽1.61米的春联挂上昆山拱辰门,不少市民拍照留念。周庄牌坊同样披上了气势恢宏的巨幅春联,将“中国第一水乡”装扮得年味盎然。

“春联贵在一个‘新’字,春联之‘新’,不仅承载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也是对时代变迁的生动反映。”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作家周桐淦为获奖春联中的新词、新句、新意点赞,期待更多的撰联者在创作时能够把握新春联的“新”字,让春联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在他看来,昆山拱辰门的这副楹联,就巧妙地将全国百强县之首昆山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融入其中。

延续多年的“城门挂春联 苏州开门红”活动,也成为展示苏州古城保护更新成果的一扇窗。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去年以来,保护区、姑苏区扛起“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重要使命,接续推动古城保护发展,积极打造“中华文明建设的示范区”,“赓续古城历史文脉 焕发江南文化魅力——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实施32号街坊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累计8项做法列入住建部复制推广清单,为全国最多;古城保护更新研究项目摘得国际规划学界最高奖项。时光流淌,苏州古城在保护更新、活化利用中焕发出新的精彩,人气、商气持续走高。

盘门

“古城建城2539年,如果每天进步一毫米,就是926.74米,比77幅《姑苏繁华图》都要长。如果每天进步一厘米,那就是9267.4米,比珠穆朗玛峰都要高。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拼命干,古城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苏州市委常委、保护区党工委书记、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悦勤 崔怡璇 秦建茹 高祥兰 杨丽媛/文

雷霆 邱博 王晨旭 武炜昕/摄

责编:宗祺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