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每一个都珍贵!“宝藏老师”连续12年给学生创意评语“十二式”

寒假里,除了期末考的成绩单,还能从何处直观“洞察”孩子一学期的在校表现?答案是——期末评语。在江苏,就有这样一拨“宝藏老师”,用笔记录学生的点滴,用爱和关注填满家校间的沟通。一起来看看这些期末评语背后的故事。

12年的坚持,创意评语“十二式”

“李瑾:古典文学爱好者。你爱读书,名著满满三大书架,尤爱读《红楼梦》,一本书翻烂了仍在津津有味地品读。民族舞蹈传承人。自4岁起学习民族舞蹈,会跳维吾尔族、藏族、傣族等民族舞蹈,顺利通过民族舞九级考核,参加‘桃李杯’舞蹈比赛荣获金奖。驯鸟大师。对动物有爱心,常读《好奇号》等刊物,养有鹦鹉一只,常研究鸟的习性,训练鸟儿唱歌。好成绩是人的责任,是在该读书的年纪全力以赴。愿你沉下心来,多思考,拥有强大的执行力,一切自会水到渠成。”今年,南京市首批德育名师、江浦实小六年级班主任夏光清别出心裁,给全班同学写了“专属昵称版”期末评语。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全班46名同学写出走心的评语,夏光清老师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他说,“走心”的评语一定来自对日常班级管理的“如数家珍”,字里行间藏着学生的成长密码,而创意评语又会带给家长和孩子内心的温暖。夏光清告诉记者,他是从2013年开始撰写创意评语的,创造了小学生创意评语“十二式”。如山东快书版、藏头诗版、宋词版、小古文版、相声版、戏曲版、年度汉字版、评书版、民国白话文版、学生自画像版、专属昵称版、班歌版等。

撰写评语,如何“走心”呢?夏光清说,一是具象。像“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等就显得大而空,不能触动学生的成长。学生读了多少本书、会做四菜一汤、1分钟跳绳多少次等,这样的具体数字会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励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前进。他的创意评语体现着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并不是走“网红”路线。二是细节。作为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成长细节,评语的内容多是来自日常细微的观察与记录,对学生言行的科学分析,让一个个生活细节说话,才能打动学生和家长。“你喜欢烧菜,打羽毛球有新进步,素描通过五级,集体跳长绳获校第一名。”正如特殊教育示范学校李泽慧教授所说的:“这么美好的评语,一定会温暖、鼓励孩子们。”三是暖心。文字是有情感的,一些照亮孩子一路前行的话语,一定是师生之间心灵的“默契”。班主任不可以只说问题,从不给解决的方法。“你的错字像荆棘,会觉得痛苦,专心改变,提升速度,去遇见最好的自己。”“你聪明的,告诉我,专注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复返呢?”多一些正念,表达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与期待。走心的教育,问题最容易得到解决。

图文并茂!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王家小女初长成,气质如兰心思巧。多才多艺爱好广,舞姿曼妙若飞仙。笔耕不辍记师言,字如其人秀且净。自信大方多展示,菡萏盛放映霞光。”七言律诗体式的评语中巧妙嵌入孩子的名字“王艺菡”,再配上逼真的肖像画插画,这样的期末评语出自南京市金陵汇文小学班主任高尚老师之手,全班44人每个人都有一份独一无二的评语。

据高尚介绍,这次期末评语她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两周时间。“功夫其实是花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我有一张点评表,每天都会跟进记录孩子们的情况,‘班级岗位’‘参加的活动’‘获得的荣誉’‘进步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周,我先结合这张点评表撰写古诗评语,结合实际情况,评语就非常真实、客观,能说到每个孩子的心坎里。第二周,我结合给孩子们写的评语和每个孩子自身的特点,配上个性化的插图。”

肖像画的逼真程度让人误以为高老师是美术老师。“我不是美术老师,我是一名语文老师。”高尚老师告诉记者,“这学期,刚接手这个班,我发现孩子们对绘画都很感兴趣。于是,在课堂上,在每节课的课堂板书里,我都会加点简笔画,图文并茂,让板书更生动,让语文课更好玩。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听讲更专注了,课堂笔记记得更认真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更浓厚了。学期末,在撰写评语的时候,我就突发奇想,在古诗评语旁边加个简笔画,孩子们是不是也会更感兴趣?于是,经过两周断断续续地创作,终于完成了一首首简短却真挚的小诗,一幅幅可爱又个性的插画。这是属于每个孩子的独一无二的评语。”

“第一次看到这么有创意的评语,形式特别,观察细腻,感情真挚……评语中有孩子的闪光点,也有孩子的薄弱处,但更多的是高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和鼓励。”殷烁烁爸爸说,“评语不只是对孩子一学期学习生活的小结,更是老师和孩子朝夕相处爱的表达。孩子在学校里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老师的关爱下,收获了自信、友谊与成长。作为家长,我们也很欣慰。”

高尚说:“评语,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是美好的期待,是真情的注入,更是爱的艺术。结合我自己的专业特长,我选择了这样的评语形式。在撰写的过程中,也无数次地翻阅古诗典籍,虽然很难,但我坚信一切都是值得的!希望这些字句如点点微光,照着学生现在活泼的样子和将要成为的样子,让教育的温暖与力量在岁月长河中绵延流淌、生生不息。”

每一次用心,都值得被珍藏

苏州市昇平实验小学校的老师在写评语时,避免采用严肃、古板生硬的语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肯定学生的进步,让评语充满个性与温度。

一头利落的短发,透出蓬勃朝气。微微上扬的嘴角,满是乐观与自信。这是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美术教师裴豪为六(9)班谢启宸创作的画像。画像评语中,将谢启宸“乐天派”的性格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透过画像,看到那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少年。

苏州高新区文达实验初级中学初一(7)班举办了一场创意休业式。同学们满怀期待地收到了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评语,字里行间充满了鼓励与期望。作为回应,同学们心怀感激,联名策划了一份特别的祝福,以此向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表达最深的敬意与感谢。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美术老师张思瑶也选择用漫画为学生们点赞,她说:“一个个可爱的卡通头像就是一件件新年礼物,用画画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评语是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喜爱和关注。我会仔细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型、五官,用Q版的创作方式表示出来,加上一些表情。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

因为关注才能发掘学生的特点,因为喜欢才能创作出更多个性化评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往往蕴藏了许多生活哲理与美好品质。就好像这个孩子特别喜欢军事,梦想当一个军人,于是我便给他写下了:名载战功彰铁血、衡心剑胆树军魂。这个女孩特别坚强、又认真,于是我就送她‘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鼓励她学习生活中更上一层楼!”今年是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历史老师韩雁菲工作的第7年,这次她选择自创诗歌作为期末评语。

韩雁菲表示:“教育需要因材施教,评语也可以个性化定制。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我们的教学要个性化设置,评语应该是个性化的。我们也希望家长和孩子看到,老师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关注到他每一点的改变。”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责编:李睿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