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过大年的习俗,盐城民谣云:“三十日,熬年夜;正月正,过大年;五马日,接财神;正月半,看花灯。”忙年,就和民谣唱得一样,盐城人对于过年极其重视,尤其是“老盐城人”,千百年来传统风俗习惯代代相传,不少至今仍然存在。那么,这些关于过年的传统习俗又有哪些讲究?一起来瞧一瞧。

大年初一 吃“开口糕”和“圆茶”

吃“开口糕”。初一凌晨,新的一年开始,这时最忌讳说不吉利的话。为了防止小孩子醒来乱说话,大人们会在孩子的枕边备有大糕等食品,并于睡觉时就交代好,醒来先吃糕再说话,谓之张口吉利,开口就糕(高)。

吃“圆茶”。即举家端坐桌前,吃小汤圆,此地人叫“吃圆茶”。吃圆茶,象征吉祥,意在全家团团圆圆。
•春叙酒

春叙酒也称为“请年酒”,一般安排在正月初三至正月初十之间为宜。从年初二起,亲朋好友间开始走动。从这一天起,一些人家置办酒席,亲友聚首叫作“春叙酒”。宴席是八碗八碟,8道菜,先是8个冷碟,四道喝酒菜,杂菜、肉圆、红烧肉、鸡肉,吃饭时是四菜一汤,四道菜是牛肉、水膘、鱼、乌子。

“春叙酒”至今仍沿袭于世。“春叙酒”里浓浓的年味儿饱含亲情友情,温暖着人心,散发着温馨。

炸“肉坨子”,过年就好这一口

食物总是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盐城人对家、对团圆的希冀就装在小小的“肉坨子”中。刚炸出来的“肉坨子”脆香可口,四邻八方都能闻到香味,有的人能一下子吃十个八个。

每逢过年,盐城人的饭桌上肯定少不了一盘炸肉圆,当地人称“肉坨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亲手制作的美味,热热闹闹,十分温馨。

回家必须来口鸡蛋饼和米饭饼
•鸡蛋饼

鸡蛋饼是盐城美食的灵魂,也是盐城本地人心中的信仰。倒面糊、磕鸡蛋、撒葱花、抹酱汁、放小菜........寒风萧瑟来上一口热乎乎的鸡蛋饼,瞬间治愈你在外漂泊的心。

•米饭饼

甜甜的米饭饼,夹杂着淡淡酸酸的酒酿味道,如果再夹上一根油条,酥脆咸香冒着热气的米饭饼,包裹着酥脆的油条,外甜内咸,外软内脆是盐城人冬日最爱的搭配。
在盐城,传统美食与节庆习俗共同编织了一场充满饱腹感、仪式感和幸福感的盛宴。这不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那对团聚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终将化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被我们带向任何地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严红兰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