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斩鸭子、赏花灯、爬城头……金陵味、南京年,速来!
桨声灯影里的夜秦淮。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摄

一句“过年好”开启中国年。一夜入秦淮,一梦到金陵。这里是南京!年俗就从吃开始谈起——

年夜饭“吉祥三宝”

南京人的年夜饭,咸鸡熏鱼油爆虾,咸肉香肠配香肚……“一桌好饭”彰显鱼米之乡的丰饶。不同年份、不同人家,菜品会有变动,什锦菜、蛋饺和春卷却永不缺席。这“三兄弟”没有撑起一桌席的主菜实力,却凭着“好彩头”技能成为必不可少的年夜饭“吉祥三宝”、老人们的“心头好”。

年夜饭少不了什锦菜。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曾力莹 摄

什锦菜又叫“十样菜”“十景菜”,寓意十全十美。里面的蔬菜个个吉利:芹菜音近“勤快”,寓意“勤劳致富”;荠菜音似“聚财”,寓意招财;黄豆芽形似如意,寓意“事事如意”……这简直就是老祖宗的“谐音梗”大全、吉利话“内卷”。同样,蛋饺金灿灿,似金元宝;炸春卷黄澄澄,似大金条,生活富裕的愿景满载。讨喜“人设”,“吉祥三宝”轻松拿捏。

两把勺子一个炉,纯手工制作蛋饺。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曾力莹 摄
1月27日,除夕前一天,摊主忙着做春卷。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曾力莹 摄

总有不喜欢它们的“小杆子”(南京话,指小年轻)试图挑战权威,让家中老人“今年过年别再弄了”,开席时却发现,它们稳稳地——还在!这样的小插曲常常发生在春节的南京,成为亲友间的节日笑谈。

斩鸭子

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南京。这句玩笑话早已冲出南京、走向全国,南京人喜食鸭子无需多言。

在南京,斩鸭子是长盛不衰的“民间节目”,春节更甚。平日里,南京人斩鸭子会在烤鸭与盐水鸭之间纠结一下,到了春节则不做选择:“烤鸭盐水鸭都要!”

秦淮灯会

腊月二十三北小年、二十四南小年,在南京则是“正月十五是小年”。这一天,人们吃元宵、逛灯会、买花灯。

金陵巳年春似锦,秦淮灯会万象新。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摄

天下灯会那么多,唯有秦淮灯会流光溢彩映照1700多年。“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东风夜放花千树”“月华灯影光相射”“万井笙歌,满城灯火”……诗歌里的景象在眼前铺展,顶级中式美学带来今夕何夕的古今共情。

爬城头

正月十六,“爬城头、踏太平,走百病”。

爬城头源自吴地元宵节“走三桥”旧俗。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征调各地工匠百姓进京建设都城,迁入的周边人口带来“走三桥”习俗。因城内走桥不便,走桥逐渐转换为登城头,时间也改为正月十六的白天。“正月十六爬城头”延续至今,成为具有南京特色的年俗。

年味最浓是乡村

高淳长桌宴。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邵丹摄

南京乡村的年味,如烈酒,来得更热烈。

方山大鼓、骆山大龙,唱戏听曲看村晚。村宴、长街宴,红烧老鹅、走地鸡、炸豆腐圆子、菜粑粑……乡村美食说不完。

南京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集中燃放点在乡村,当祈福随着烟花升腾、绽放,浓浓的年味弥散在空气中,将你包围。

年俗是地理环境与人文背景的结晶,光阴流动,新旧年俗交织,南京味中国年越酿越醇。过年了,快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曾力莹 综合整理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