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营商环境也要“用户体验至上”

各地“新春第一会”,营商环境成了高频词。南京召开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以需求性牵引提升企业感受度”成为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要着力提升的“五个度”之首;扬州市有关领导在解读“2号文件”时表示,今年“更加强化用户思维”;常州将“企业发展大会”作为新春第一会,礼遇企业家细节感拉满。这些举措,无不体现出以企业为主体的“用户思维”。

“新春第一会”上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已不新鲜,企业和企业家重要性也无需赘述,但如何优化营商环境?站位和视角必不可少。针对这一问题,不少地方所费颇多、努力很久,但很多企业却感受不深、不佳,政府和企业间“温差”明显。个中原因就在于,很多地方在出台政策、付诸行动时,忽略了企业视角。如,动辄调研考察,看似是对企业关心、支持,实则可能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如送服务、派礼包,往往更多惠及少数大企业,被“冷落”的中小微企业反而“望眼欲穿”;如政策出了一茬又一茬,但企业却不知道哪些政策适用、怎样申请。这些现象,都是优化营商环境痛难点。此前,有某地人大代表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调侃,出台这么多,不担心企业“消化不良”吗?“消化不良”之虞,一方面说明政策出台十分密集、频繁,但也说明很多政策企业“吃不下”、享受不到。

在互联网圈一直有“用户体验至上”的说法,各家互联网巨头不惜重金增设“用户体验官”等岗位。因为,仅在开发者角度评价,容易形成视角误差,用户视角更能发现产品应用“卡顿点”。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有言:没有市场主体这个“真正主角”,市场经济就会像一部没有王子的《哈姆雷特》。没有王子的《哈姆雷特》,必然少了可读性,贬损了文学价值;同理,没有了经营主体视角的惠企政策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也容易走偏、走样,导致难以发挥效力。近年来,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剧,尤其是全球产业链“去风险化”趋势、地缘政治冲突外溢效应等,都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冲击,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经营形势恐怕不容乐观。越是如此,就越要将惠企资源用在刀刃上,否则资源和需求“错配”,不仅贻误经营主体发展,也徒费有限资源。

某种程度上,企业家是不是站“C”位、坐主席台,是不是能在“企业家日”“企业亮灯日”等得到“致敬”,当然能彰显一地对企业家的重视程度,但拼营商环境更多体现在会场和仪式之外。近年来,江苏在助企纾困时,“不要我觉得,只要你觉得”,将企业和企业家感受、反馈作为重要依据。比如,“营商环境咋样”,企业感受虽然最深、最直接,但他们往往碍于情面,在反馈时“有所保留”,徐州高新区就曾邀请第三方评估团队全面测评园区营商环境,并据此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案;再如,苏州高新区将组织开展“经营主体评营商环境”,让量化指标评价与企业感受相互印证。在江苏各地如此,在省级层面,这样的改进动作和举措也为数不少。无论是在出台政策前、助企纾困中,还是在收集反馈评价时,坚持类似“企业主体”的努力,其效力都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到了反复验证,也值得在今后工作中推而广之。(韩宗峰)

责编:魏晓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