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蛇年首场寒潮来袭!为什么体感比实际温度更低?
2月7日,北京的街头。新华网记者 袁晗 摄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6日至8日新一股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中东部,带来大风降温天气。中央气象台6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和大风黄色预警。

蛇年首次寒潮到底有多冷?不少人出门被风吹得瑟瑟发抖,但实际温度却没有体感温度那么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做好防护?快来听听气象专家怎么说。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博宇告诉记者,近期虽然已经进入立春节气,然而对于居住在长江以北的人们来说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冬季。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寒潮出现的时间,最早开始于9月下旬,结束最晚是第二年5月份。一般来说,春季的3月份和秋季的10-11月是寒潮活动较为频繁的时段。

通常一次冷空气过程降温的幅度与向南侵袭的冷空气的强度有关。此次寒潮过程,蒙古冷高压发展较为强盛,冷高压主体已南压至江汉江淮一带。此外,此次寒潮过程发生前,我国中东部出现了小幅回温,寒潮入侵后,就造成了比较明显的降温。

2月7日,在天津市南开区,外卖小哥在大风中送餐。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受寒潮影响,预计2月7日8时至2月8日20时,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等地过程降温6~8℃,其中,黄淮南部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0℃以上;南方大部地区降温4~6℃,其中,江淮、江南、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8~10℃,江南中东部局部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8日早晨,最低温度0℃线将南压至贵州南部至江南南部一带。另外,青藏高原北部、川西高原西部等地气温也将下降6~8℃。此次寒潮主要影响时段是67日,8日起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逐渐升温。

除了降温,此次寒潮多地还伴随大风,预计2月7日8时至8日8时,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和辽东半岛、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5~6级、阵风7~8级的偏北大风,其中,内蒙古东部、华北北部、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最大阵风可达9~10级。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被风吹得瑟瑟发抖”“冷风钻进胃里”成了这两天不少人的直观感受,但查看实际温度时,往往会比体感温度要高,这又是为什么呢?陈博宇表示,风寒效应是指风加速人体热量散失的现象。人体在无风时,周围会形成一层温暖的空气层,起到保温作用。但当有风时,这层空气被吹走,冷空气直接接触皮肤,加快热量流失,导致体感温度下降。风速越大,热量散失越快,体感温度越低。气温越低,风寒效应越明显。湿度高时,风寒效应更强,因为潮湿空气导热更快。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公众号

风寒效应对户外活动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寒冷地区。风速大时,即使气温不低,体感温度也可能很低,增加冻伤和失温的风险。陈博宇表示,通过适当的穿着、保护暴露的皮肤、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保持干燥、饮食调节和了解天气预报,可以有效防护风寒效应,减少寒冷天气对身体的负面影响。(记者袁晗 汪亚)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