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诗与远方”,这两个数字文旅项目缘何重要

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已成为新时代文旅发展的重要变量,正带来文旅行业的深度变革,不断催生各类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

近日,2024年江苏省数字社会重大场景项目名单公布,数字驱动下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与应用江苏智慧文旅平台行业监管能力提升两个数字文旅项目入选。其中,前者位列10大典型场景项目之首。

这两个数字文旅项目缘何如此重要?彰显出数字技术在文旅领域有哪些应用价值?让我们一探究竟。

“四化”推动“智慧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

南京图书馆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与应用项目,基于大数据、智能感知等技术实现服务优化、特色资源数字化标准建设,为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标准化试点奠定坚实基础。

智慧典阅涉及南图198个藏区,数字化加工典藏书刊报近1000万册(件),可智慧精确定位。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共计上传503524644册古籍资源,327万页全文影像数据库供读者免费免登录阅览。典藏特色资源数字化、古籍数字资源活化展示、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实现,推动智慧图书馆纸电资源共建共享。

具体表现为,管理数字化方面,自主研发“图书馆文献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典藏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馆藏资源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确保馆藏资产的精准追踪和高效调配。依托“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整合全省古籍资源,并自主研发“江苏省古籍目录文献系统”和“古籍库房环境智慧监测系统”,提供精准的目录检索和智能化库房管理功能。自主研发“南图网络安防可视化监控系统”,构建全方位、智能化安防体系。

借阅智能化方面,南京图书馆依托“智慧南图知识服务云平台,实现大语言模型与馆藏资源深度整合,为读者提供更加智能化资源服务。引入智能书架,精准追踪热门图书、新书上架情况,实现全自动盘点与定位。同时,应用图书盘点机器人自主巡检馆内书籍的存放位置,提升图书盘点的准确性与工作效率。此外,南京图书馆通过自助办证、自助借还书、自助预约设备以及24小时图书馆自助服务。

文献可视化方面,南京图书馆积极运用数据可视化和智能检索技术,不断提升馆藏文献资源的可读性、可视性和交互性。自主研发“历史文献影像检索系统”,实现馆藏历史文献的高效阅览,并提供全文检索与影像比对功能,提升古籍文献的可用性和研究价值;开发并推出“图书检索系统”微信小程序,读者可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查询馆藏图书信息,掌握书籍可借阅状态、馆藏位置及相关推荐资源。

资源共享化方面,构建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通过高效整合和优化文献资源配置,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在“智慧典阅”项目支持下,南京图书馆助力江苏省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并深化与新疆克州图书馆、拉萨市图书馆的合作,实现33.4万册纸质及电子文献资源共建共享,894万册典藏文献数字化传递,有效拓展边远地区的阅读资源覆盖面。

行业数据全量汇聚,智慧监管分析全覆盖

近年来,随着文旅热持续攀升,各大旅游景区客流量激增,如何及时发现客流堵点和安全隐患,并快速处理?由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实施的江苏智慧文旅平台行业监管能力提升项目,全力建设江苏智慧文旅平台,以智慧服务、智慧监管、智慧分析为发展定位,通过深入建设和迭代升级,进一步解决文旅数据分析决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监管等核心问题,让人机交互更智慧、监管调度更智慧、数据分析更智慧,逐步实现江苏全省文旅工作智慧化、文旅资源数字化、公众服务一键通、行业监管全覆盖

一方面,构建全省AI闭环,多维度监管的管理体系。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从监控画面上自动抓取景区人流拥挤和不可移动文物监控的人员入侵、大型器械入侵等截图,自动发出提示信息,并提示处置反馈,形成管理闭环。通过AI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发现问题,结合大模型图像识别技术,对AI自动识别技术进行调优,不断提升告警准确率。通过人工智能引擎自动轮巡自动发现问题并及时触发告警,打通告警信息和文旅厅办公系统,发送告警信息至全省文旅条线各级处理,形成管理闭环。

另一方面,推动天、地影像多源数据融合监测的技术创新。首次创新探索基于5G网联无人机技术的景区安防智慧中台,通过对不同时期天(无人机)拍摄的正射影像和地(视频监控)影像,进行实时人流量监测、景区内人群分布热力和流向分析、停车场饱和度判断,快速发现堵点,及时调度疏导。实现全省旅游景区超视距智慧安防,为全省文旅行业尤其是节假日期间的综合监管以及实时指挥调度,发挥巨大作用。

据悉,下一步,江苏省文旅厅将深入探索文旅深度融合和数字科技赋能有效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前沿技术转化应用,推出一批VR大空间、AI数字人等数字化创新示范项目,推动数字文旅业态加速涌现、数字文旅企业蓬勃成长、数字文旅消费跃迁升级、数字文旅品牌效应持续释放,更大力度塑造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责编:洪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