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当春节的喜庆与寒假的惬意撞个满怀,江苏各地的少先队员们纷纷走出舒适区,一头扎进各种各样的劳动实践里。劳动的种子,在他们心底悄然种下,生根发芽,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花朵,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别具一格的韵味。
采摘烹饪,解锁劳动的奇妙滋味
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小学王楚涵同学在投稿视频中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她家小院的金桔熟透啦!她哼着欢快的小曲儿,手指轻快地在枝叶间穿梭,不一会儿,就采摘了满满一小篮金桔。那一个个黄澄澄的果实,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在采摘过程中,王楚涵同学体会到了丰收带来的快乐,也感受到大自然对勤劳者的馈赠。这看似简单的采摘行动,实则是她与大自然的一场亲密对话,更是她用劳动收获甜蜜的美好见证。
南京市小营小学的张以薰同学,成功get新技能——制作出一碗香气四溢的炸酱面。瞧她脸上,满满的成就感都快溢出来啦!那一根根筋道的面条,裹着浓郁酱料,让人食欲大开。张以薰同学从煮面到放好调料包拌匀,每个环节都没马虎。这一碗炸酱面,可不只是美食,更是她假期里一次勇敢的生活尝试,展现劳动给她带来的新技能。
家务劳动,扛起家庭的责任担当
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的杨睿琪同学,认真地清洗自己的袜子,还细致地按照步骤给大家分享洗袜子的方法。别小看这洗袜子的活儿,里面可蕴含着杨睿琪同学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责任的担当。她用这小小的行动告诉我们,劳动不分大小,每一件小事都能展现出对家庭的贡献。这份主动承担家务的精神,就像春日里的暖阳,温暖又美好。
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赵闻铮同学在投稿视频中刷鞋的剪影,为劳动教育写下最朴实的注脚。浸泡、刷洗、晾晒的每个步骤,都暗含着少年与生活对话的哲学——当鞋面上的污渍在泡沫中消融,浮躁的心性也在清水中沉淀;当运动鞋在暖阳下舒展身姿,汗水的价值便在光影交织中熠熠生辉。这双被精心呵护的鞋子,终将踏出属于自己的成长足迹。
传统技艺,传承劳动的古老智慧
宜兴市常春藤外国语学校的范子轩同学,热情满满地教大家制作简易图案窗花。只见他手中的剪刀如灵动的燕子般飞舞,红纸在他的巧妙操作下,很快就变成了精美的装饰品。范子轩同学不仅熟练掌握了这门传统技艺,更是化身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窗花,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老民间艺术,在他的努力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他用劳动传承着先辈的智慧,让传统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南京市力学小学的王羽澄同学,先把抹布洗得干干净净,然后仔仔细细地将窗户擦得如同镜子般透亮。接着,她和家人一起贴窗花,共同沉浸在年俗的魅力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王羽澄同学用自己的双手营造出温馨又浓厚的节日氛围,把对新年的美好期盼融入每一个动作里。她擦净的不仅仅是窗户,更是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贴上的不仅仅是窗花,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结语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这个寒假,江苏各地的少先队员们用劳动书写了属于他们的精彩故事。他们在采摘中领略自然的慷慨,在烹饪中学会生活的本领,在家务劳动中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在传统技艺中传承先辈的智慧。劳动,让他们的假期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积极投身劳动,用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让劳动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广大少先队员们,快来参加“红领巾劳动吧”平台特别策划的“新春我来秀”劳动视频征集活动(点击进入)吧!在这里,既能利用假期学习培养劳动技能、参与劳动实践,也能通过劳动这一独特方式更好沉浸式体验春节传统文化。欢迎继续投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宗祺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