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论见|“刷医保买手表”?“医保卡”不能变“购物卡”

啥?医保可以购买智能表?你没有听错,医保使用范围这下“遥遥领先”了。近日,华为WATCH D2智能手表在全国多家药房的销售情况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和专家认为,该手表属于非医疗必需的消费,不应支持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要说这不合规,但相关产品名称是“腕部动态血压记录仪”,且确有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属于政策规定可用个人账户支付的“医疗器械”。换言之,在程序合规上,“刷医保买手表”与刷医保购买口罩、血压计等没有本质不同。

不过,争议之处在于,该产品除了测量血压、脉搏等医疗器械功能,还有许多非医疗功能,因而很难被视为是医疗器械。多省市出台的二类医疗器械清单中,仪器工具多为血氧计、血糖仪、制氧机等功能较为单一的器械,鲜有智能手表这种,工具属性、娱乐属性、医疗属性等相互叠加,且附加功能多于医疗功能的产品。如果医疗功能部分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尚有一定合理性,那更多非医疗功能,是否也适合个人账户支付?如果该产品仅因为有几项医疗检测功能就放任可以“医保购买”,那其他电子表、隐形眼镜、面膜等等,是不是也都可以通过强调医疗属性,纳入医保支付范畴?更何况,该手表的医保支付价还比正常市场价略有溢价。听之任之,不免催生市场乱象。

尽管,“刷手表”的钱出自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但这也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一部分。根据有关规定,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不得用于支付非医疗费用的支出,如购买生活用品、支付其他费用等。近些年,不少商户允许消费者持医保卡购买非医疗物品,多遭到有关部门惩处,原因就在于一旦“医保卡”变成“购物卡”,关键时刻就会损失“看病钱”“救命钱”。“花自己的钱”也可能挤占未来医疗需求资金、削弱医保保障功能。从“医用敷料”、血糖仪等被纳入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到全国大部分省份将医保“家庭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几乎都是赞同声音。这次,个别地方将医保资金扩展使用到智能手表上,却一反常态引发争议,原因正在于此。

当前,这一事件已经引发广泛质疑、讨论,很多人甚至吐槽,自己常购药品不在医保范围,智能手表却赫然在列,感觉很反差、很“搞笑”。就医保“刷手表”,安徽大学副教授王云飞也表示,从医保资金的本质属性与社会民生需求出发,这样的使用方式值得商榷,认为“在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基础上,还需综合考量产品的实际医疗价值、民众的普遍需求等因素”。的确,医保的合理使用应当多听取群众意见,多照顾群众观感,而非一句“确有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花自己账户的钱无可厚非”,就认为刷医保购手表无可指摘。

现在,有地方已暂停医保“刷手表”,另有地方则显示“缺货”“需要排队”。争议面前,凸显出医保资金使用规则,以及医疗器械界定标准等的模糊性。实际上,医保个人账户“活化”的呼吁由来已久,医保账户管理创新也是大势所趋,很多人之所以热衷“医保刷表”,不在于患者的产品需求有多迫切,而是“账上有钱花不出去”。账户余额的“活化”需以专款专用为前提,一些“成分复杂”的商品,一旦简单纳入支付范围,不仅可能造成资金泛化使用泛化,而且还不利于医疗风险的分摊。一言以蔽之,仅仅“活化”个人账户资金简单,但如何促进医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仍要在顶层设计和规则细化上,大费一番周折。

(韩宗峰)

责编:孟亚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