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听·见︱可否给“神仙”落户口?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图片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随着春节档电影《哪吒2》的现象级爆火,不出所料,一股为神话人物“落户口”的风潮又悄然兴起。多地文旅齐齐发力,有的亮出了“哪吒故里”招牌,有的从考证闹海地址推出哪吒祖籍,进而又衍生出“陈塘关在哪儿”“太乙真人故居”等话题,争相抢夺神话IP的归属。

实际上,这场声势浩大的神仙户口之争,或许是地方希望通过热门流量IP的加持,为当地文旅再添把火。只是,各地忙给神仙落“户口”的宣传策略不免让人疑惑:这究竟是文化创新还是文化透支?城市文旅发展又到底该怎么“闹海”才能掀起波澜?

不可否认,借助神话IP的热度为城市文旅发展造势,的确是一种便捷的宣传方式,而且短期内就可收获效益。其中原因并不复杂,热门IP自带关注度和讨论度,且容易引来年轻群体的关注和“玩梗”传播。如果城市与热门IP深度捆绑,既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同时也将神话人物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方便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

然而,这股热潮外衣之下,我们也需冷静看到的是,以“神仙落户”为代表的引流策略,通常需要地方文化的深度支撑。不难发现,当前一些地方为了蹭热度,生搬硬套地将神话人物与本地联系起来,缺乏历史依据和文化内涵的支撑,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其次,多个城市为同一神话人物“落户”,同质化的争抢不仅会导致宣传效果大打折扣,还可能引发争议,甚至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

更重要的是,不论正在热映的《哪吒2》,还是此前引发大众讨论的《黑神话:悟空》《封神》《大圣归来》等神话IP,其脱颖而出的密钥皆在于突破传统神话的叙事结构,以创新思维建造出脱胎于神话母题的新堡垒。换句话说,在文化供给并不匮乏的当下,创新才是各方“踏出一条路”的关键。同样,在城市文旅发展上,追求短期流量而缺乏让IP生根的创新土壤,大概率也只会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失望,甚至错失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机遇和勇气。

从某种程度上看,给神仙“落户口”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各地对文旅发展的重视,也暴露出一些地方在文旅开发中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在文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城市想要寻找突破口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只是借神话IP引流尝到甜头之际,也不能忘记真正决定城市文旅命运的,仍然是完善成熟的配套服务和推陈出新的发展思路。

总之,给神仙落“户口”可以视作文旅宣传的切入点,但简单地照搬热点绝非长久之计。只有立足脚下地域禀赋,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地方才能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才有可能在文旅大潮中迎来属于自己的“哪吒”。

责编:王苏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