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全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80亿元大关,实现83.56亿元,同比增长12.44%;为522.41万户次农户提供保险保障2041.95亿元,同比增长10.17%;赔款支出72.17亿元,简单赔付率达86.37%。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91%。我省农业风险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去年,江苏动态调整省级财政奖补险种目录,结合我省实际,将农户受益程度高、种植面积广、试点经验充足的险种纳入省级财政奖补目录,精准支持符合市场需求的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2024年,我种植105亩辣椒,投保了辣椒制种完全成本保险,受灾后收到赔款6万多。”徐州沛县敬安镇韩大楼村辣椒种植户卢先生说。
据介绍,为进一步推动辣椒制种发展,江苏去年创新开办的辣椒制种完全成本保险,首次将人工成本等纳入辣椒制种保额保障,全面提高辣椒制种风险保障水平,被纳入省级财政奖补目录。保额为每亩10000元、12000元、14000元、16000元四个档,保险费率仅6%。目前,我省省级以上财政给予农户保险保费补贴的险种已达到57个,农业保险险种扩展到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业、农业机械、渔业互助等。

去年,结合品种发展现状、地区支持政策等因素,滩涂养殖脊尾白虾与梭子蟹气象养殖保险等5个保险险种被评定为2024年度农业保险创新产品,鼓励省内承保机构继续加大产品创新和研发力度,丰富完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启东市近海镇的养殖户陈先生从事多年虾蟹养殖,养殖面积稳定在2000亩左右。去年他的虾蟹养殖遭遇了两次高温和两次暴雨灾害,由于他投保了滩涂养殖脊尾白虾与梭子蟹气象指数保险,获得129.71万元的保险赔偿。“我只承担30%的保费,其余部分由财政补贴,获得的赔偿基本弥补了受灾损失。”陈先生告诉记者。
江苏连续第三年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2024年确定无锡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等10个设区市27个县(市、区)为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地区。截至2024年12月末,全省生猪“保险+期货”试点累计保费收入16774.17万元,其中财政补贴13388.71万元,占保费的80%;农户自缴3385.46万元,占保费的20%;为5683户次中小生猪养殖户的213.87万头生猪提供了41.63亿元价格风险保障,有效降低了中小养殖户因生猪价格波动导致的损失。

据省财政厅金融处负责人介绍,去年江苏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稳产保供为目标,全面推动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玉米种植收入保险,将实施范围从55个产粮大县(区)扩大到全省所有种粮地区,风险保障水平由原550~700元/亩提高到1000~1300元/亩;支持发挥农业保险防灾减损和风险保障功能,督促指导承保机构建立绿色服务通道,加快勘验理赔,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不利影响;积极扩展风险减量服务内容和服务范围,将农业保险服务功能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江苏在财政部开展的全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综合绩效评价中连续第三年被评为第一档次,累计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3.5亿元。
今年,省财政厅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决策部署,以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农业保险精细化管理水平为重点,不断优化农业保险政策支持体系,持续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质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