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春季新学期,有不少徐州家长和孩子发现课间时间悄然“拉长”到了15分钟。这一变化是徐州落实省教育厅“2·15专项行动”,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举措。
今年1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保证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为稳妥做好作息时间调整工作,设置为期一个月的课间时间调整缓冲期。当前,徐州各地各校正根据规划,加快落地新作息制度。
在徐州市经十路小学排定的新学期作息表中,清晰标注着15分钟新课间时段和两节30分钟的大课间。“学校全天课程框架保持稳定,细微优化调整早上第一节课时间,让课间真正成为学生充分舒展筋骨的‘活力时刻’。”徐州市经十路小学校长宋洪燕介绍。

“现在学生能更从容地利用课间时段,开展各类喜欢的体育锻炼或做游戏。”徐州市解放路小学校长郑晓薇告诉记者,学校在确保学生每日享有2小时综合运动、1节体育课及课间15分钟休息的基础上,正推动“深化课后服务3.0”,将课后服务内容和课间活动有机结合,引领成长新风尚。
泉山区教育局明确要求,各校确保学生每节课间走出教室,通过趣味游戏、自由交流等方式放松,严禁教师拖堂占用休息时间;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两次眼保健操(包含在课间时间内),并纳入教学计划。该区教育局还将多举措补充体育器材,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建设校园运动数据监测平台,用科技手段护航学生体质提升。
作为新学期改革重点,徐州体育课程也迎来结构性调整。在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区云龙区,2025年春季学期将实现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全覆盖,配套“晒课表”接受社会监督。沛县教育局发布的告家长书显示,该县小学2025年春季、初中2025年秋季将全面落实每日体育课制度,配合上下午各30分钟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日均体育活动达2小时。

此外,新学期作息变化强调家校社协同。鼓楼区各中小学在制定新作息表时,通过家长委员会征集意见,细化区分年级放学时段。云龙区创新推行“体育家庭作业”,将锻炼场景延伸至社区、体育馆等场所。“在学校和老师的积极引导下,现在孩子回家主动要跳绳打卡,运动习惯明显改善。”徐师一附小家长王红说。
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海峰认为,此次改革精准聚焦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通过结构化设计破解“碎片化运动”难题,建议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建立差异化活动菜单,用好课间时间。同时,徐州市教育部门也将加强监督管理,通过“飞行检查”、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保障政策落地,让每个孩子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