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江苏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资源,全方位向上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统筹安排省以上财政资金501.8亿元,推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我省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
获中央资金超180亿元,支持全省多个项目建设
去年,江苏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等各类中央资金共计181.06亿元,支持全省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排水防涝等市政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老旧住宅电梯更新等项目建设。

“去年,南京成功入选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央财政支持城市,获得中央财政8亿元补助资金,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了支撑。”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二处处长董文量说。
据了解,去年南京排定4大类、20项任务、204项工程,规范有序推进三年行动,将系统化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改造、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老旧片区更新改造等工作。截至2024年底,204个项目中170个已启动实施,其中90个已完工。
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推动城市更新
去年,省财政切块安排专项资金5.95亿元,重点用于推动全省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支持实施列入省重点项目库的垃圾分类项目建设;下达省级资金3.77亿元,重点支持苏州市山塘街等10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37个绿色建筑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和4个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建设;下达省级资金4.33亿元,支持全省提前并超额完成“十四五”城中村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危旧房改造等目标任务,持续改善城镇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去年,焦溪古镇获得江苏省级专项资金1050万元,目前已完成鹤峰书院、承越故居等14处历史院落的修缮等。今年,将对是家大院等重点入口节点进行修缮和风貌提升。
据了解,常州天宁区焦溪古镇有700多年历史。镇内水系发达,河网密织,古镇格局完整,现存四河六街十八弄,传统风貌建筑500余间(处)。常州市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利用”的原则对焦溪古镇历史街巷、重点院落和历史建筑开展修缮保护、风貌提升、业态活化及基础设施改造。修缮改造既恢复焦溪江南水乡古镇的传统风貌,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又激活了传统业态,促进了乡村振兴。
无锡锡东新城是江苏首批“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是一个涵盖办公园区、文体建筑、绿色社区及绿色乡村等多元功能的综合性开发片区。去年获得省财政补助1.5亿元。
据无锡锡东新城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建设局副局长袁廷朋介绍,在未来3年建设过程中,锡东新城“双碳”先导区将打造“绿色农房+光伏村”试点等亮点,形成可推广的“绿色农房+光伏村”应用技术体系,同时,打造一座集创新、活力、友好、品质于一体的“无锡新客厅·低碳科创城”。先导区内计划新开工绿色建筑项目15个,总建筑面积93.22万平方米,目前已开工建设 27.33万平方米。
“城新贷”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去年,省财政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我省“两新”工作要求,会同省住建厅、省委金融办在全国率先创新实施“城新贷”财政贴息政策,采用“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给予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筑市政领域设备更新。去年下达贴息资金2亿元,引导合作银行与企业签订126个、668亿元项目贷款合同,累计放款82.9亿元。

今年春节期间,走进苏州道前街 170 号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便能领略到一场“水生风物”艺术家联展,现代的画作与传统建筑相映成趣;在桃花坞里文旅街区的剧场内,大戏《桃花依旧——唐伯虎》正在精彩上演。 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遗存遍布。苏州名城保护集团立足“江南文化”“吴文化”的文化根基,打造苏作馆、桃花坞美术馆、状元博物馆等“文化+”品牌产业,有效实现江苏按察使署、章太炎故居、曹沧洲故居等多处文控保建筑修缮及活化利用。“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古城保护一期项目银团贷款总额208亿元,2024年,累计29个项目获得‘城新贷’财政贴息资金支持,涉及古城保护更新项目资金投入超2亿元,有效地缓解了项目的资金压力,也为文化保护与传承事业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外,省财政厅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建设。2024年,全省发行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用于市政的有296.69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供排水、供热、供气、地下管线管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领域公益性项目建设。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