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用DeepSeek赶作业”上热搜的背后,“教与学”转入新赛道

近期,“第一批用DeepSeek赶寒假作业的小学生出现了”“DeepSeek成赶作业‘神器’”等话题登上各平台热榜引发热议。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如何借助这些新鲜工具合理地指导孩子完成作业,成了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的热点。

现象:借助各种AI工具写作业

武汉汉口的黄女士发现,上三年级的儿子竟然在用AI帮忙写作业。“老师要求每周写一篇作文,儿子把作文题和需求发给AI,立马生成了作文,儿子直接照着抄。”

孩子们不仅找AI“写作文”,还会把数学题交给AI。学生家长杨女士表示,她家儿子上初二,女儿上小学五年级,兄妹俩会把做不出来的数学题“扔”给AI解答。“大部分情况下,AI都能立马给出准确、详细的解答。”

临开学前,五年级家长尤女士发现孩子的作业进度严重滞后,还剩一半未完成,AI派上用场。面对手抄报设计、作文润色等任务,AI工具的多模态处理能力成了“及时雨”。输入教材单元主题,系统自动生成手抄报框架;拍照上传作文草稿,AI即刻提供优化建议。“虽然担心孩子依赖AI,但在时间压力下,它确实保障了作业质量。”尤女士说。

社交平台上,一些人坦承:寒假作业的确借助了DeepSeek——“我女儿的手抄报作业文案完全靠DeepSeek 了,当然以前用的是百度,但ds(DeepSeek,下同)整合得非常好,拿来就能用。”“我家开学前一晚用ds和豆包完成了小四门的思维导图、总结、表格、视频文案等作业,初一的。”“昨天帮朋友用ds写了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她拿来给孩子借鉴用。”

还有人脑补一个画面:一些学生用AI写寒假作文,老师用AI改。

据媒体报道,深圳福田区,70名“AI公务员”处理着240种政务场景,AI招商助手能在三分钟内分析5000家企业数据,匹配成功率提升40%,这相当于把过去需要整个科室加班一周的工作压缩成喝杯咖啡的时间。更惊人的是,安全生产演练脚本生成效率提升100倍,台风路径预测精度达到98%,就连最需要“人情世故”的民生诉求分拨,AI的准确率也从70%飙升到95%,那些曾经需要反复协调的模糊地带,正在被算法解构成清晰的流程图。

 观点:未来已来,AI推动教育转入新赛道

多位学者认为,其实,DeepSeek给教育带来的真正冲击,是教与学的改变,怎么运用AI来教得更好,学得更好,或许决定今后分水岭。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中小学教育也将迎来改革新浪潮。日前,记者从南京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专委会学术年会上获悉,南京将成立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去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统筹推进中小学和大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发展,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其中提到,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通知》还提出,将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纳入计划,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据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应用推广部主任吴昱寰介绍:“两年前,南京就开始实施人工智能教育。2022年年底,教育部门向全市中小学校发出通知,提出试点人工智能教育项目,连续两年投入了800万专项资金,目前南京市共建设52所项目学校,其中14所试点校和38所培育校。”

2024年初开始,南京市中小学不断探索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全环节,来研究它的有效性、适应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现场,南京3个区、1所学校和6位学科教师代表,从不同维度分享他们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实践举措与成果。

在年会现场,软件谷小学的6位教师代表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师素养提升是危机还是契机?”展开了辩论。

“我是正方,我们的立论就是人工智能对老师的素养提升是一种契机。这样的契机在很多的方面可以得到一个印证,首先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来完成一些在没有这项技术之前可以做的更多的事情。比如说,语文课堂上生成和语文教学相对应的一些图片,把原来不能动的李白、杜甫做成可以开口说话的视频。作为一个信息老师,我会唱歌,但是我不会谱曲,我可以使用天空AI音乐等,生成一些完成不了的工作,丰富课堂呈现和知识传授的内容。”南京市软件谷小学信息老师陈敦敏说。

南京师范大学乔雪峰教授一直在参与和指导南京中小学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实践和研究,活动中,他以南京为例,给大家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学的现状、问题和提升路径”。

目前,南京市中小学所有学科都在尝试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无论是教师的备课、授课、评课,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这项技术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在国庆前,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仅用一节课便创作出歌颂祖国的诗歌,又用一节课为其配乐,完成了一首歌曲的创作。有的学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自主探究,在跨学科学习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幼儿园的小朋友利用豆包,一节课的时间就搭成了丝瓜架,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吴昱寰介绍:“这学期,南京市将成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引领南京市中小学校大力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包括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人工智能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等,让学生更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创造性地教。”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陈平表示,成立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是积极响应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加快人工智能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深度融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的重要任务是把握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的战略方向,对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进行调查、研究、指导、支持、评价,为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决策提供依据。具体的工作任务是继续推进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高水平智慧校园建设,从课程建设、教学与评价、资源、环境、培训、活动等六个方面推进落实。重在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积极指导全市各区域及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和应用。

“人工智能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我们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的教学进行系统性的变革,真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推动中小学转入新赛道。”陈平说。

建议:AI是工具,不能代替独立思考

“在人工智能技术渗透日常生活的今天,家长要理解现象背后的教育变革,积极应对。”苏州市德育学科带头人、苏州高新区中小学班主任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教师汪为峰也提供了一些应对建议:

一、引导正确认知,肯定中带领孩子探索

AI时代已经到来,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人工智能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家长的育人观念和思维方式需要改变,孩子的成长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

明确工具定位:告诉孩子AI工具,如DeepSeek是辅助学习的工具,能提供信息和思路,但不能替代自己思考,学习的目的是培养思维和能力,不是获取答案。

强调独立思考:鼓励孩子先自己思考,尝试解题或构思,遇到困难再用AI工具找思路,不能直接抄答案。

二、规范使用方法,计划中培养孩子习惯

限定使用场景:设定“AI使用时段”,规定只有在确实不会、查阅资料后仍无法解决问题时,才能在约定的时间里使用AI,如周末集中解决疑难问题。

监督使用过程:与孩子一起研究AI对话记录,共同分析解题思路,对AI生成的答案进行人工推导验证。

三、培养学习能力,指导中锻炼孩子思维

学会筛选信息:教孩子判断AI工具给出内容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比如答案有多种时,分析哪种适合自己水平和题目要求。

强化知识整合:让孩子把AI工具提供的知识与已学知识联系起来,整理归纳,纳入知识体系,避免知识碎片化。

提升思维能力:借助AI工具的解题思路或写作框架,引导孩子思考推理过程、逻辑结构,如数学题让孩子重新推导步骤,作文让孩子分析框架如何组织内容,进而提升思维能力。

四、增强互动交流,支持中增加亲子交流

讨论作业内容:孩子用AI工具完成作业后,与孩子讨论相关知识点、问题及解决方法,了解其理解掌握程度,看是否真正学会。

分享使用心得:与孩子交流使用AI工具的感受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用它辅助学习。

五、面向未来的教育准备

智能时代的教育,正在经历从“知识容器”到“思维导体”的范式转变。家长应当:重塑角色定位,从知识传授者转为学习教练;升级教育工具,将AI转化为思维训练的“数字陪练”;着眼核心素养,重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

责编:杨易臻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