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从《哪吒2》海外热映看中华文化输出的“通关密码”

近日,《哪吒2》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海外市场上映,截至2月25日18:00,海外票房已突破1.27亿元。该片以中国传统神话为底色,融合现代叙事手法和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成功打破了文化隔阂,为中华文化输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哪吒2》的成功,首先在于它找到了中华文化与全球观众之间的情感连接点。影片以哪吒的成长故事为主线展开,无论是哪吒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还是电影中蕴含的勇气担当、自我认同、命运抗争等主题,都超越了中外文化差异,打破了中外文化壁垒,引发了观众的深思,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共鸣。

高质量制作水平是文化输出的技术性保证。影片中,1900多个特效镜头、超10000个特效元素,均由138家本土动画企业协作完成,为海外观众带来了东方美学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中国不仅可以讲述好故事,还可以用世界级的技术将其呈现出来。

《哪吒2》更深层的突破还在于它的姿态,这不是一部“讨好”西方的电影,并未迎合西方审美。影片中,水墨风格的场景设计、传统乐器的配乐,乃至“封神宇宙”的庞大架构,这种“以我为主”的创作姿态,自信地展示了中国动画的原创力。

当然,《哪吒2》的成功还要得益于全球化与本地化并重的市场策略。影片通过与国际发行公司合作,并针对不同市场进行了本地化调整,比如提供多语言配音和字幕,这种策略降低了文化门槛,确保海外观众无障碍观影。

既立足本土文化,又拥抱全球市场,《哪吒2》爆火的背后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这种自信,让影片在全球化语境中依然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通过跨文化对话,让海外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

然而,真正的文化输出不能仅靠一部电影。当掌声渐息,我们需冷静:如何催生出更多的《哪吒2》,让这种火爆的现象从“奇迹”走向“常态”?中国电影的全球化之路,仍需要更多元的题材、更健康的市场生态,以及更深刻的文化对话。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

责编:于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