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8个省区市彩礼过10万,您怎么看?

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点名农村高额彩礼问题。彩礼该不该有、彩礼该收多少、彩礼如何使用……收取彩礼是全国性现象,关于彩礼的话题总能迅速引起热议。

在我国,收取彩礼是全国性现象。2000年以来,全国近八成的婚姻都收取彩礼。包括北京在内的四个直辖市彩礼收取占比均较低,上海收彩礼的婚姻占比37%,为全国最低。

彩礼不仅包括钱,还包括各种“附加”实物,例如珠宝首饰、名贵烟酒等。这些实物价值可能比直接彩礼还要高。

在彩礼数额上,男女双方的态度差异比较大。近半男性认为彩礼是陋习,而过半女性认为彩礼是男方诚意的体现。这导致许多家庭因彩礼问题发生过矛盾。

七普数据显示,全国乡村人口性别比为107.91,男多女少是农村彩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此外,当地观念也影响彩礼水平,不少农村父母仍然认为谁的彩礼高谁就嫁得好;不收彩礼代表姑娘有缺陷;条件困难的男方要出更高彩礼才能娶媳妇;比周围人的彩礼低是一件没面子的事。

由于彩礼的复杂性质,年轻人对彩礼的看法也分化严重。在社交平台的相关话题下,不支持彩礼的人认为:谈彩礼也要谈嫁妆和回礼;彩礼在物化女性;彩礼应该转化为给小家庭的启动资金。

而对彩礼持部分认可态度的人认为:彩礼是给女方的生育补偿金,应当作为婚前财产;适当的彩礼数额能够代表双方的心意;讨论彩礼的过程是婚姻的试金石。

结婚时男女双方家庭之间互换礼物,这在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很普遍。“天价彩礼”并非一夜之间出现,治理也难一蹴而就。

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认为,在综合治理过程中,约束必不可少,关爱也同样重要。针对高额彩礼问题,要结合实际拿出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也要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

责编:陆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