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从黄海之滨到鱼米之乡,虽跨越山海,但阻隔不了盐察“山海情”。2023年4月,第十一批江苏援伊·盐城工作组20多名援疆干部人才,手握接力棒,开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不遗余力地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当作家乡来建设,持之以恒抓产业、惠民生、强基础、润民心,同心筑梦,共绘美好未来。
立足惠民为先 共谱盐察项目推进“协奏曲”
2024年11月初的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镇龙湖公园,湖水与蓝天相映,蜿蜒的木栈道连接独具江南特色的拱门,整洁的白墙蓝瓦民居和缤纷的墙绘,使得这个小村落充满生机。
孙扎齐牛录镇龙湖项目是盐城工作组2024年推动的乡村振兴重点工程之一。该镇结合锡伯古城整体规划,申请援疆项目资金1000万元,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三期)。该工程5月开工,10月正式投入使用,建设内容包括路面硬化16527平方米、街道外环境提升改造18800平方米及完善配套附属设施等。
项目不仅美化了村庄,还大力促进了文旅融合。依托与锡伯古城相邻的优势,龙湖公园已成为休闲新地标,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为村民创造了发展庭院经济、增收致富的新机会。“盐城援疆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动力。”孙扎齐牛录镇孙扎齐牛录村党支部书记巴瑞生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还将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和商业发展中,进一步提升村庄活力。
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多年来,盐城工作组始终心系百姓,秉持民生优先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首要位置,拿出真心实意、投入真金白银,确保每年85%以上援疆资金用在基层和民生领域,让盐阜大地的深厚情谊在伊犁河谷生根发芽。
2024年,盐城工作组大力推进文旅、人居环境改善,实施锡伯古城群众露天舞台优化升级、孙扎齐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有效增加景区及周边业态,既提升游客体验感,又为本地群众日常文体娱乐活动提供更佳的场所。同时,确定伊昭公路沿线功能区建设、琼博拉沟道路及相关文旅规划作为重点,确定实施路线图。
据了解,2024年,盐城工作组计划下达的18个援建项目已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资金拨付率达100%。
始终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统筹用好援疆资金,发挥项目载体作用,盐城工作组不断提升产业、智力、民生、文化等各领域援疆工作,为察布查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盐城力量。
立足强基富民 共唱盐察产业提升“奋进歌”
2024年12月25日,在察布查尔县创丰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内,工作人员忙着安排新疆褐牛装车工作,300头褐牛将陆续发往重庆,首批40头已于当日启程,让重庆市民品尝地道的“新疆味道”。
盐城工作组积极推动新疆“美食+歌舞”亮相盐城多地景区国庆“黄金周”,促成两地基于市场需求的合作长期化,并多次举办“盐城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全国832农副产品展销会”,成功打开农特产品后方供应链。
为了进一步梳理分析察布查尔县资源优势,强化产业招引与资源优势匹配,构建具有察布查尔县特色的全链条产业体系,2024年,盐城工作组先后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余次,掌握产业发展信息100余条,在手成熟项目信息25个。推动星光集团、河南中旅等与察布查尔县文旅板块合作洽谈,拓宽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同时,通过新招引纸品包装、大明生物、跨境电商、克胜药业、生物制肥等5个项目,不断丰富察布查尔县产业结构。
盐城工作组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文体旅产业发展,制定并实施《伊昭公路提升策划方案》,成功申报白石峰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锡伯古城提升改造项目。2025年,盐察两地将加强文体旅产业链的发展,形成重大项目、招商目录、政策制度、重点任务四张清单,全力推进察布查尔县高质量发展。后期将以餐饮、民宿、仓储为抓手,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教育、科技等多领域融合发展,使其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立足同心筑梦 共演盐察文化润心“双城记”
2024年,盐城工作组积极探索促进民族团结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多种形式拓展“三交”广度;以文化为载体挖掘“三交”深度;以心灵浸润增加“三交”融合度,实现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伴随琅琅读书声,拉开了《小镇》序幕。9月12日,大型现代淮剧《小镇》在伊犁大剧院精彩上演,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戏剧艺术盛宴。除《小镇》外,专门为伊犁人民量身打造的现代淮剧《小白杨——你好 我是苏晓光》于9月15日再献精彩,以艺术的力量,搭建起江苏和伊犁两地人民心灵相通的桥梁。
2024年,盐城工作组大力促进地方非遗——锡伯贝伦舞的推广,塑造察布查尔县“小白杨”文旅品牌,为文旅引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024年,盐察两地党政机关、镇、村、企事业单位交往交流130余批次,两地学校交流交往12次,计1750余人次。推动部分青少年赴天安门、故宫开展“祖国情·中华行”研学活动,组织察县25名青少年赴西安、沈阳、丹东开展“石榴籽·祖国行”研学夏令营。
此外,盐城工作组还组织盐察两地部门单位双向奔赴,举办了“苏韵伊情”文化交流、盐城美食节、新疆美食节、新疆文化主题市集、万人广场舞大赛等活动。推动察县部分团干部、优秀基层青年代表赴盐城开展“万里心连心·交流促提升”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双方经验共享和资源互补。
立足增智赋能 共绘盐察智力援助“锦绣图”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叩问来路,第十一批盐城援疆干部人才步履不停,他们接续奋斗、善作善成,书写着一曲曲动人的援疆赞歌。
2024年,盐城工作组聚焦人才作用发挥,建立健全盐察交流合作机制,大力拓展智力援助,增强察布查尔县“造血”功能。
11月25日,盐城工作组医疗组成员、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钱长春协同多学科团队成功为一名74岁高龄患者解除因“山楂结石”引发的罕见肠梗阻。
该手术是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近年来处理的较为复杂的病例之一,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在诊疗中的重要作用,也展现了援疆医疗专家“扶智”“扶技”的成果。
2024年,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依托呼吸科、心内科援疆专家,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胸痛中心等重点专科建设。构建紧密型医联体机制,每年派出10名骨干医师赴盐城跟岗进修,推出“1+N”院包科支援模式,协调对口专家“候鸟式”帮扶提升医疗水平。截至2024年底,医疗组共诊疗患者13624人次,指导或参与各类手术1176例,培训医务人员2073人次,推广应用前沿医疗技术19项、填补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空白14项,开展巡诊义诊活动233次。该院在自治区同类医院监测考核中成绩同比上升32个名次。
人才培养是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盐城工作组将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管理理念“带土移植”到察布查尔县,在智力援疆中变“输血供氧”为“造血制氧”。
自2023年4月以来,盐城工作组积极协调推动察布查尔县“组团+托管”式教育、医疗援疆模式持续走深走实。由盐城籍校长、院长率领2024年引进的3名教师专家、16名医疗专家组成管理团队,分别对察布查尔县高级中学、盐城实验学校和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进行托管,推动教育、医疗重点民生领域不断向好。同时,建立“小组团”和柔性援疆人才激励机制,以“组团式”帮扶方式柔性引进党政、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专家人才80人……一支“带不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正逐步形成。
倾盐城所能,应察布查尔县所需。下一步,盐城工作组将一如既往顺应民意、保障民生、凝聚民心,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真抓实干,实施的援疆项目涉及智力援疆、产业援疆、民生保障、民族团结、文化润疆等方方面面,让盐城援疆成果在察布查尔县广袤的土地上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杨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