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跟着代表委员去履职|全国人大代表刘怀平:深耕新质生产力,厚植发展竞争力

走进昆仑新能数字能源技术研究院1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巨大的电子大屏,屏幕上实时跳动更新着生产能耗、设备运行效率等数据,直观展示着企业运营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能效优化管控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效能提升和智能化解决方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某钢铁厂有12条除尘系统,根据平台提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优化工艺流程,每年可节省近千万元开支。

从事制造业和新能源领域多年,刘怀平深刻意识到,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企业来说,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抓手推动转型升级,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市场的选择。但在调研中,他发现,不少企业在数字技术应用上仍存在诸多困扰。

加强新质生产力建设,加快数字技术赋能行业转型,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这让刘怀平坚定带领企业专注于新能源和制造业等领域,坚持科技创新、数据驱动,加快发展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过去一年,他和团队聚焦“工商业新型储能与数字能源服务”,以“节能、智能、储能”为技术方向加强攻关。目前,储能电站业务已成为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并在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对刘怀平来说,无论是作为企业家还是全国人大代表,他始终坚守一个初心,就是要推动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去年全国两会上,他提交了关于鼓励钢铁企业建设新型储能基础设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让他深刻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领域发展的坚定决心,也激励他继续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

“写好一份建议需要关心、细心、耐心。”刘怀平说,只有把企业最关切的问题摸清,把他们对于技术升级、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摸透,才能提出真正可落地、见实效的建议。最近几天,他正抓紧整理到企业调研的情况。今年全国两会,他计划围绕支持新型储能技术推广应用、固态电池核心材料研发以及多元储能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交建议,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兰兰

责编:徐睿翔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