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野放一年,“小鹫一号”飞去哪儿了?

今年33日是第12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我国的主题是: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202432日,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秃鹫在白马湖湿地公园野放,淮安当地救助人员给它取名小鹫一号,并绑上了太阳能GPS装置。一年过去,小鹫一号去了哪些地方?持续追踪一只鸟的飞行轨迹,有什么价值?

在白马湖溜达了179个小时

“‘小鹫一号并没有像以往我们野放其他鸟类一样嗖嗖或者刷刷,它就是走出来,当天甚至没有离开过野放的那一块草坪。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余星翰用蒙圈”“尴尬形容野放当天的场景。

此后几天,小鹫一号依旧在白马湖湿地溜达,不飞走的行为让人担忧。20232月,淮安当地曾野放过一只秃鹫,待了12天才飞离白马湖。余星翰推测这与放飞前体重偏重、毫无饥饿感有关,于是在救助小鹫一号时,他们刻意远距离喂食,减少和人类的接触,同时控制体重,不让它吃得太饱,但如果它迟迟不飞走觅食,在野外可能会饿死,人工投喂则可能形成依赖,导致野放失败。

直到2024311日,负责记录卫星追踪信号的工作人员王恒终于发现位置改变。根据回收信号,202439日上午11点,小鹫一号在白马湖湿地公园北侧盘旋之后,突然选择向北飞行,两天后到达山东。

不到一个月飞抵繁殖地

经过山东后,小鹫一号转向内陆路过河北,20243月中旬顺利飞到北京,3月底向西北飞行到达内蒙古二连浩特附近。

整个春夏,小鹫一号的信号都活跃在内蒙古附近。原以为夏天过后它会往南飞,没想到20248月它突然向北飞行,跨越国境继续向北,一路飞到蒙古国中北部地区,靠近乌兰巴托,随后又折返飞回内蒙古定居。

小鹫一号背着的GPS装置不到50克重,通过太阳能板补充电量,每过一个小时便会传回一个点位信号,理论上可以记录四到五年的定位信息。经统计分析,一年来,它的飞行里程累计达5500公里。

GPS回传信号轨迹图。

它的迁徙轨迹就像高铁一样,沿着一个个大城市走。余星翰认为这可能和秃鹫习性有关,虽然是大型猛禽,但和鹰隼等直接捕杀活的猎物不同,秃鹫捕食能力较弱,往往跟着鸭群捕食落单、体弱、被困、受伤的小型鸟类以及小型哺乳动物,比如死鸡、死鸭子等等,城市周边可能有更多捕食机会。

数据支撑物种保护研究

秃鹫处于食物链顶层,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物种,全球数量约为16800—22800只,且呈下降趋势。2021年,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秃鹫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上升至一级。

在我国,秃鹫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是淮安罕见的冬候鸟。淮安2017年曾救助过2只秃鹫,2023年和2024年连续2年救助,并且都是亚成体(未成年的鸟)。2023年救助野放后,其实挺忐忑的,不知道是不是在外面活下来了,到底有没有离开白马湖,会不会被盗猎的抓走。第二年又救助到,就想到安装GPS追踪。余星翰说,信号从繁殖地传回意味着野放目的实现了。

20232月,浙江绍兴地区救助1只秃鹫;202412月,上海崇明东滩一次性记录到9只秃鹫……近年来,华东地区多次记录到秃鹫。秃鹫怎么会来到这么远的地方?以秃鹫迁徙为关键词在知网上搜索,结果仅有十来条。虽然之前国内也有给秃鹫安装定位装置的先例,但持续一年的较少。南京林业大学动物学博士陈泰宇认为,小鹫一号传回的信号,为研究者提供了一张较为完整的华东地区秃鹫迁飞路线图,对于开展秃鹫研究和候鸟保护工作很有意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静

图片由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