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塔斯汀汉堡进化论 当擀面杖遇上汉堡胚

当面团在案板上发出“啪嗒”的轻响,空气中弥漫着小麦烘烤的焦香,塔斯汀门店的透明操作间前总会聚集举着手机的顾客。这家中国汉堡品牌凭借“手擀现烤”堡胚的实景制作过程,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掀起打卡热潮,单条展示擀制过程的短视频播放量最高突破300万次,网友评论中“看得见的匠心与烟火气”成为高频关键词。

看得见的手艺:从面团到堡胚的仪式感

在塔斯汀门店,身着红色工服的后厨师傅将醒发好的面团反复揉压,擀面杖与案板碰撞的节奏声成为独特的背景音。每个堡胚的诞生都经历了“擀、撒、抻、烤”四个步骤:面团经过两次擀制,堡胚薄度约至5毫米;在堡胚上均匀铺撒黑芝麻,最后将面抻至约12厘米大小圆形送入230℃烤箱烘烤约3分钟,直至表面金黄酥脆,内部结构层次分明。这种将传统面点工艺引入快餐生产的创新,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新鲜现制”的温度——有顾客在社交平台分享:“看着面团在眼前膨胀成金黄堡胚,仿佛能听见麦穗生长的声音”。

触得到的温度:社交货币背后的情感共鸣

“现擀现烤”场景的走红,暗合了当代消费者对工业化快餐的反思。据第三方平台精心调研的数据显示,众多消费者普遍认为“观看食物制作过程能缓解焦虑”,而塔斯汀门店现场的堡胚制作时长,恰好形成“等待-期待-分享”的情感闭环。

从案板上的面粉飞溅到手机屏幕里的点赞飘红,塔斯汀用看得见的匠心重建了人与食物的情感连接。当工业化生产不断压缩餐饮业的“人味”时,这里依然保留着手工的温度。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