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现场播报|“让更多孩子拥有在博物馆里长大的快乐”

“让更多孩子拥有在博物馆里长大的快乐”

——刚抵达北京,她就收到一封来自南京小学生的信

“宋馆长,听了您的演讲,还有博物馆叔叔阿姨们的介绍,我内心特别激动,那些关于博物馆的精彩内容,就像一束光,让我对博物馆有了更多的好奇和向往……”3月4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在朋友圈里晒出这样一封刚刚收到的信。信上笔迹工整,字里行间透着一股稚气。

“这是谁的来信?”记者向宋燕求解,她笑着解答:这封信的主人是来自南京市拉萨路小学的小学生丁圣锴。前不久,“南京思政好声音:博物馆里的中国”——南京市大中小学一体化馆校合作推进会暨“南京博物馆学校”思政育人项目在六朝博物馆举办了启动仪式,丁圣锴正是这场活动的小主持人。

“您知道吗?上学期,学校利用‘学程周’组织我们参观博物馆,我们六年级的每个同学都临摹并创作了专属于自己的文物画作,老师将我们的作品装订成了一本年历,取名‘宝贝·宝贝’,因为博物馆文物是我们大家的宝贝,而我们也是祖国的宝贝!”在信的末尾,小朋友还俏皮地写下小心愿:“希望我们的‘宝贝·宝贝’能被全国小朋友看到!”

一封来信,让宋燕很动容,也从中感受到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炙热的渴望:“这是孩子们在博物馆里长大的快乐,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我们一定要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青少年们在‘行走的课堂’里再多一些和博物馆的深度接触,进一步增强历史感。”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从事文博事业30多年的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在会上讲述了发挥博物馆力量、守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的故事。总书记亲切地说,“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同时嘱托宋燕和广大文博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一年来,南京市博物总馆化身“行走的课堂”,构建了包括江苏省著名品牌“小六学院”在内的社教活动体系,累计开展社教活动1200余场,为青少年提供了优质的博物馆教育服务。

“小丁的信,让我感受到肩上责任重大,我想让更多孩子拥有在博物馆里长大的快乐。”今年,宋燕依旧重点关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等话题,她期待通过积极履职,同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一道努力,进一步推动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教育功能以及城市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林元沁/文 万程鹏/摄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