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词“苏”探·跟着政府工作报告“读”江苏②|智能机器人:从科研蓝图变为生产主力

智能机器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技术装备,为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根据科技词典的定义,智能机器人是一种智能机器,可基于编程程序根据传感器的输入信息做出决策与采取行动。根据我国2021年6月起实施的国家标准《机器人分类》,机器人被分为工业机器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具体而言,智能机器人融合智能技术,具有深度感知、智能决策、泛化交互和灵巧执行能力的四大要素,可以适应更复杂的环境和任务需求。

近年来,机器人将场景延伸至更远处,与普通人更贴近。2024年6月,在完成一例胃癌根治术后,佗道医疗自主研发的佗灵腔镜手术机器人正式完成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和普外科所有的临床试验。与传统的腔镜手术相比,使用佗灵机器人进行的手术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也表现良好。

近日,苏州淳栋触控机器人有限公司发布Mozart仿生灵巧手,引起业内关注。“这只灵巧手在运动控制上极具优势,采用16自由度设计,6主动、10被动关节配合,拇指活动范围大,能精准模拟人类手部动作。”苏州淳栋触控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介党阳介绍说,每只灵巧手的每根手指里的每个位置几乎都要安装电机、丝杠、传感器、减速器以及腱绳等部件,Mozart灵巧手的核心优势在于“仿生结构+智能感知+高精度驱动”的深度融合。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Mozart灵巧手可满足精密装配、3C电子元件抓取、汽车产线复杂操作等,突破传统夹爪的精度与柔性限制;在服务与协作领域,Mozart灵巧手可应用于医疗手术辅助、智能假肢开发、实验室自动化等场景等。

去年5月,江苏省工信厅等多部门联合制定印发《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江苏机器人产业链规模达2000亿元左右,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5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和集成应用高地。到2027年,江苏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4年,南京出台“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6年全市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行动计划提出,打造“1+N+1”整机体系,其中第一个“1”表示打造工业机器人领先优势,“N”表示全面提升一批特色机器人产业,最后一个“1”代表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在常州,天合光能的智能工厂采用本地机器人完成电池片分拣;钱璟康复研发的康复机器人已进入医院应用;消防、巡检机器人则应用于城市安全领域……常州已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生态。在苏州,乐聚机器人于2022年落户东太湖度假区,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高端智能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全球公布交付数量最多场景最多的人形机器人企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 杨易臻 蔡姝雯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