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医疗运输、城市交通、农业植保……未来的天空将会越来越忙

“打个飞的”上下班,以往这是开玩笑的一句话。但是现在,很可能就要成真了。随着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各种无人机,可以载人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已经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对于低空经济,两会的代表委员,都有哪些建议?

低空经济是指一般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当前低空经济已从单一的无人机应用拓展至医疗运输、城市交通、农业植保等多元场景。

对于低空经济,大家还是非常关注的,尤其是安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 吴希明:安全,是我们业内人士和我们国家管理机关和适航当局最重视的。安全做不到,我们的产业肯定不会这么往前推进,这是首要做的事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科38所所长 张成伟:第一就是国家层面要出台有关低空安全的标准体系。第二方面,是希望在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低空安全重大专项的立项,解决低空安全的技术问题。第三方面,希望成立和建立国家级层面的低空安全测试验证基地,以全面验证我们低空经济的安全问题。

全球低空经济的应用探索始于18世纪。由于技术所限,直到2006年,低空经济产业仍主要围绕低空旅游展开。2010年之后,低空飞行技术越发成熟,开始向多元化应用方向延展。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动研所专职总师 单晓明:从我所从业、从事的通用航空动力领域来说,从传统的通用航空动力以及燃油动力市场的角度来看,预计到2045年国内市场的需求将达到1.7万台,市场价值约为1200亿。如果将维修和服务市场考虑在内,市场价值将超过2100亿。

(总台央视记者 岳群 崔霞 李宁 宫俊杰 柏清玉)

责编:丁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