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新华时论|国家喊减肥,咱得能听劝!

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花了7分钟谈体重管理,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这则新闻,被不少网友调侃为“国家喊你减肥”。

“国家喊你减肥”既是对全民健康现状的精准把脉,更是构建现代社会健康治理新格局的动员令。作为公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政府需从顶层设计、资源配置、公共服务三方面发力。目前,我国已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设立体重门诊、推进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等举措,逐步将体重管理纳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且下沉至社区。这一方面要求相关部门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将体重指数(BMI)纳入职工体检必检项目,建立超重人群健康档案追踪制度;另一方面,还要完善政策工具箱,探索将科学减重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对健康食品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形成“预防-干预-保障”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

体重管理涉及的行业领域众多,需要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性环境。食品工业需主动承担健康转型使命,积极开发低卡路里、高膳食纤维的功能性食品,建立符合国情的健康食品标准,并让消费者可以便捷地通过包装标识“健康指数”进行科学选择。健身行业则要破解专业服务供给不足的痛点,尽快制定《体重管理教练职业标准》,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运动处方”平台,借助可穿戴设备实现运动数据实时监测。媒体也要创新传播,通过公益广告将“管住嘴、迈开腿”等健康常识传播出去。

企事业单位作为体重管理的“前沿阵地”,可因地制宜,将体重管理纳入企业文化。一方面建立健康激励机制,对达成减重目标的员工给予带薪假期、医疗保险优惠等奖励;另一方面建立环境干预机制,在食堂设置热量标识、工位配置升降办公桌;另外还可以建立文化培育机制,通过成立健身社团、举办“健康达人”评比等活动,营造集体健康管理氛围。对于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探索与商业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团体健康管理保险产品,形成企业健康投入与医疗成本下降的良性循环。

归根到底,“国家喊你减肥”还是要“个人听劝”。一方面要提升个体健康素养,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破除“以胖为福”的传统观念,理解超重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关联性 ‌;掌握“饮食日记”“运动手环监测”等自我管理工具;正确看待体重波动,避免陷入“节食-暴食”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家庭场景的协同效应不可忽视。可建立“家庭健康积分”制度,将采购健康食品、共同运动等行为量化奖励。尤其要关注“一老一小”特殊群体:老年人需防范肌肉流失导致的“隐性肥胖”,儿童青少年则要维护好屏幕时间与户外活动的平衡。通过代际健康行为相互影响,形成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

在这场关乎民族体质升级的“体重管理革命”中,政府的主导力、行业的创新力、单位的组织力与个人的行动力,如同四轮驱动,共同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国家喊你减肥,既是警示也是机遇——唯有四方同频共振,才能让14亿中国人真正实现“健康体重,轻盈人生”。

(胡波)

责编:杨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