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成长聚焦 > 正文
江苏师大语科院:走进革命场馆,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徐州八号门事件旧址前,入党誓词清澈而响亮。近日,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组织师生党员来到徐州市八号门事件旧址,开展“百年工运”师生研学活动,以实地研学追溯工运历史,以红色基因涵养初心使命。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走进青砖斑驳的八号门事件旧址,这里是江苏省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所在地。通过馆内展陈和文献档案,师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实践。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庄严重温了入党誓词。“通过这种沉浸式思政课,我们要让历史的回响转化为师生们的精神动能,在新时代传承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将党史学习与专业发展融合,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智慧与力量。”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团委书记李倩南说。

研学活动结束后,师生代表现场分享了研学感悟。工会委员余珩说:“工会工作要发扬‘八号门’精神,维护权益、凝聚合力,为新时代工运事业添砖加瓦。”20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温雨霖说:“站在革命旧址聆听历史,我深感青年责任重大。我们传承革命的星火,将革命信仰转化为一生无悔的使命担当。作为播音专业学生,我们要学好专业知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时代强音。”

近年来,为引导教育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从党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党委创新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品牌,组织师生前往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南京“三浦战役”史料馆、日照抗日战争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等革命场馆,将宝贵的红色基地转化为生动的思政课堂资源,让师生们在身临其境中得到更深的感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锻造责任担当。

“未来,学院还将结合下设的专业打造‘红色工运’数字平台,进一步挖掘新时代工运精神内涵,以期形成三维育人格局;继续深化‘思政+’育人模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付强表示。

(于罗清 吴向裕)

责编:季燃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