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老胡论见|“考研名师”因成绩造假翻车:揭了谁的疮疤?

大家好,这里是《老胡论见》,我是评论员老胡。

近日,考研辅导教师何凯文晒出考研英语(一)成绩89分,却遭公开质疑造假一事引发关注。在被网友揭开老底、揪住不放后,何凯文不得不在微博发布道歉,称实际成绩为71分,此前发布的89分成绩确系虚假成绩,并宣布即日起退出考研培训。

一张拼接的查分截图,一场自导自演的89分闹剧,最终以71分的真实成绩和退圈道歉收场。何凯文事件看似是个人诚信的坍塌,实则撕开了教培行业长期淤积的脓疮。当“考研名师”的光环要靠伪造分数维系,这场荒诞剧的剧本早已埋下伏笔。

事件发酵过程中,合作机构的应对策略耐人寻味。文都教育在声明中将责任归咎于“非全职老师”身份,试图用管理机制不完善来切割风险‌。这种“临时工逻辑”恰恰暴露了教培机构师资管理的系统性漏洞:对兼职教师缺乏实质性约束,对名师光环带来的流量红利却照单全收。当机构把教师当作行走的广告牌,对宣传内容真实性采取“选择性失明”,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共谋?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场造假风波折射出教培行业公信力透支的严峻现实。当教育者需要用PS技术包装自己,当知识传授异化为表演艺术,受损的不仅是某个教师的声誉,更是整个行业存在的伦理根基。

老胡认为,何凯文退场不应成为事件的终点。教培行业需要一场刮骨疗毒式的改革,破除对“应试神话”的盲目崇拜,回归教育本质;机构要摆脱流量至上的运营逻辑,构建真正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监管部门则需架设法律高压线,让失信者付出应有代价。唯有如此,“何凯文式”的荒诞剧才不会换个主角再度上演。

好,今天就说这么多,感谢大家的关注,咱们下期再见!

出镜|AI胡波

统筹|唐澄 杨丽

剪辑|陶蓉

责编:杨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