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AI动春天|“沉浸式降雨体验”开启,田间地头“抢春”忙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近日,在冷暖气流频频交锋中,江苏开启了“沉浸式降雨体验”。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雨淅淅唤醒了田野,催忙了农民春耕的脚步。在广袤的江淮沃野,人们因这场春雨忙碌且高兴——要为新一年的丰收,争取这场希望的甘霖。

一犁新雨破春耕。眼下,无锡田间地头里俨然一派“抢春之势”。在位于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的北大荒集团·玉祁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铺展。田野之上,数架植保无人机凌空起舞,精准地播撒肥料,身姿轻盈灵活;土壤之下,农业数据智慧监测系统“问诊把脉”,实时检测农作物土壤pH值、水分、温度、虫情等,助力春耕跑出智慧化“加速度”。

科技赋能,不仅体现在农机装备的升级换代上,更体现在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上。随着“黑科技”成为春耕生产的主力军,农技服务也插上“云翅膀”飞入农户家。在连云港,“云端课堂”“农技耘”App等现代工具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推动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滴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落地。2024年,连云港发布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20项以上,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30项以上。

春意渐浓,水上“春耕”也拉开了序幕。在常州市金坛区儒林镇湖头村的一处河蟹养殖基地,工人们将醒过水的蟹苗倒出分拣。一只只蟹苗不仅个头大、光泽度好,还“横行霸道”,活力四射。蟹农正撑着小船,一只只行动敏捷的青褐色蟹苗,争先恐后地从蟹农的网兜里窜出来。随着水花溅起,迅速“跃”入清澈见底的水中,入住“新家”。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依托各类新型智能农机装备,江苏目前共建设各类“无人化”农场283个,项目总投入8.72亿元,建设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当农机轰鸣奏响奋进鼓点,喜悦与信心同在田间萌发,我们更有底气端牢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亦丹 吴盈青/文 邓宇轩/AIGC

图片由AI制作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