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承诺!

近年来,106短信平台成为垃圾短信的主要发送源头。不法分子假冒银行、知名商家,动辄以“账户异常”“低息贷款”等为由头,诱导消费者点击链接。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就治理垃圾短信与中国移动等三大运营商达成了共识。

上海市消保委调查数据显示,76%的消费者表示经常收到以“106”开头的垃圾短信。这些短信内容繁杂,且存在假冒或混淆签名、设置消费陷阱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然而事实上,政府部门的通知、网站的验证码等大量正规信息也都是通过106短信发送的,因此发送者实名认证成了解题的关键。

经上海市消保委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多轮沟通后,三大运营商均承诺:对于有歧义,或无法清晰标示识别短信发送人的签名,将使用发送人的规范企业名称和实名进行标注,相关工作有望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上海市消保委还透露,三大运营商将采用AI技术拦截作为补充手段。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 唐健盛:AI拦截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可能是有用的,但是保护消费者,还是需要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消费者基于这些信息就可以发现哪个是“李逵”,哪个是“李鬼”。

虽然这样的“实名制”能从源头上减少一部分垃圾短信,但专家表示,垃圾短信的出现还暴露了个人信息泄露、“伪基站”泛滥等问题,应加大打击力度。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 张继红:垃圾短信之所以泛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垃圾短信的违法成本太低,发送者可以轻松获利,而受害者却无处申诉。未来垃圾短信的定义和处罚标准需要更加明确和严格。还可以建立小额诉讼制度,对单条垃圾短信的索赔设立最低500元的标准,可以大大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