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艾迈斯电子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其生产的动力连接器,月均产销量从2022年仅8000套飙升至近20万套,在供应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动力连接器就像人体运动依赖神经传导,机器人每个关节的毫米级动作,都要靠这个“科技神经”精准输电。值得一提的是,自宇树科技创立之初,这家常州企业便为其供货将近10年。当我们在为人形机器人的舞姿欢呼时,不能忘记这些藏在产业链深处的关键“连接器”。
产业链宛如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纽带,串联起各个产业环节。这其中,像艾迈斯这样专注生产动力连接器的企业,正扮演着产业链“连接器”的角色,看似是“配角”,实则不可或缺。诚如没有连接器的动力保障,再先进的机器人也不过是一堆无法协同运作的零件;没有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配套与支持,就不可能有链主企业的大展拳脚,也不可能有整条产业链的壮大提升。
守住“一米宽”的赛道,专注深耕到“百米深”,这是艾迈斯等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成为产业链“连接器”的关键。当前,众多企业前赴后继涌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人人都想当主角”。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可以在“百米宽”的市场上竞逐“主角”,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体量、资源有限,可以施展的空间也有限。“艾迈斯们”的故事启示我们,把目光从人形机器人转向零部件,会发现也有一些核心技术需要攻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这些细分领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保持定力,持续钻研,把产品做精做细,就是自己的独特竞争力。如此,不造人形机器人,却让人形机器人离不开“我”,“配角”同样可以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在昆山,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家汽车企业卡位入链,形成了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群;在镇江航空航天产业园,C919总装所需的约10%的零部件出自这里的企业……在全球产业链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这样专注于细分领域的企业,当好产业链的“动力连接器”,提升我国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构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争创更多制造业单项冠军”。各地应给予这些中小企业更多的支持,为它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针对企业成长不同阶段提供相匹配的精准服务,助力其技术和工艺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迭代升级,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努力成长为“单打冠军”“配套专家”。
走在艾迈斯的工厂里,一个场景意味深长:在价值千万的瑞士精雕机旁边,摆着上世纪90年代的老虎钳。保留着手工打磨样品的老传统,以专注和坚守诠释工匠精神,是每一家专精特新企业的特质。随着全球科技和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待更多企业能在自己的赛道上深耕细作、矢志创新,当好产业链的“动力连接器”,共同推动我国产业迈向更高水平。(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