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观察 > 正文
厚植红色精神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总称,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智慧、崇高的理想信念与深厚的家国情怀。将红色精神厚植于高校思政教育,是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再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等,都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对于当代学生来说,学习和感悟红色精神是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通过与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对话,学生能够深刻感悟到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厚植红色精神,丰富思政教育内涵。高校应编写红色文化教材与教学案例,生动展现革命先烈英勇事迹,让思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精神。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红色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同时,推动红色精神进专业课程,实现课程思政的全覆盖。在文学类专业课程中,从文学的角度感受红色精神的魅力;在工程类专业课程中激励学生树立为国家科技进步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创新教育方式,让红色精神焕发活力。一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制作并发布以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短视频、音频、图文等内容,短视频讲述红色故事,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和红色精神的力量。二是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学校,传播红色精神,在“做中学”,加深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打造校园文化,营造红色育人氛围。一是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如红色文化节、红色主题演讲比赛、红色文艺演出等,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红色精神的魅力,通过讲述自己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激发更多同学的共鸣;二是高校可以在学校红色文化长廊、图书馆文化墙等布置宣传海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精神熏陶,让红色精神在高校校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张春兰(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25年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编号:252400410089〉、2023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23BDJ019〉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笪颖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