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我在某足浴店办了一张预付费的卡,但因故一直未使用,找到商家想要退款却被拒绝……”近日,无锡市民张阿姨找到该市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求助。无锡市调委会受理纠纷后,迅速安排调解员介入调解。
了解到张阿姨家中发生变故的实际情况,调解员积极与商家沟通,经过引导劝解和述法说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人民调解协议。收到足疗店退还的费用,张阿姨激动不已,在感谢信中写道:“感谢调委会解决了我的烦恼!有你们,我们就有了依靠……”
张阿姨的退费之路,是无锡高效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缩影。近年来,无锡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全力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效,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调解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该市通过人民调解途径,年均化解纠纷12万余件。
强化资源整合,提升调解效能。坚持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理念,推动各级非诉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入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分别设立家事、商事、物业、劳动争议、行政争议等专业调解工作室及老兵、个人品牌等特色调解工作室,推进调解系统数字化升级,通过“人民调解小助手”等与矛调系统数据对接共享,让调解服务更加智能、精准。同时建立健全四级矛盾调解中心(室)联动、人民调解等工作机制,贯通前端受理、分流交办、联合共处、办结反馈等环节,引导矛盾纠纷通过人民调解途径先行化解。
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调解力量。提升调解业务能力,推动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集中学习与研讨交流有机结合,开展不同层面、不同行业的调解队伍专项培训,切实增强调解队伍的能力水平。
强化调解骨干培育,将具有开展调解工作潜力但调解经验较浅、年龄较轻的调解员列为重点培育对象,通过师徒结对、跟班教学等方式,促使年轻调解员快速成为业务骨干。积极引进调解人才,通过向社会招募专业人士、购买人民调解服务等方式,不断充实专职调解员队伍,并积极引导民非组织参与,聘请民非组织负责人、行业领域专业人员等担任调解员,为化解相关矛盾纠纷开辟新路径。同时推动调解力量下沉,谋划开展“调解专家进社区 助力基层解纷争”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基层矛盾化解质效。
完善多元化解,拓宽调解渠道。强化部门协调联动,与政法单位、行政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建立对接机制,积极构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相互衔接、有效联动的多元解纷体系,实现调解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深化专业化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在医疗、物业、消费、交通、劳动等纠纷多发领域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调解组织向新业态、新能源领域及金融商事、知识产权、教育等民生领域拓展,扎实做好重点矛盾防范化解工作。同时充分挖掘群众基础较好的村民小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政法干部、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志愿者,培育一批“社会知名度高、调解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广大群众认可”的个人调解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