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出口海外的抹茶,让茶农变忙了”

交汇点讯 三月的江南,层层叠叠的茶山上,嫩芽正悄然冒头、舒展。茶农们进入一年中最忙的季节。

“既要采新茶,又要完成海外的抹茶订单,从来没这么忙过,但忙得高兴!”宜兴市海康茶叶合作社总经理白志真说。去年12月,该合作社一批3吨重的抹茶粉出口泰国,开启了宜兴首批抹茶粉出口之旅。而就在最近的3月18日,又一批10公斤重的抹茶粉也踏上了出海之旅。

凤凰村的茶事绵延多年,家家户户都守着几垄茶园。老茶农们守着祖传手艺,却总在茶季发愁——春茶卖不上价,夏秋茶又白白老在枝头。几年前,白志真放弃了收入不错的建材生意,组建了海康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从事抹茶粉研发和销售。“就像炒菜掌握不好火候。”白志真说,传统绿茶讲究芽叶完整,而制作抹茶粉则需要将鲜叶经过杀青、烘干、梗叶分离等工序后制成碾茶,再将碾茶经过抹茶球式碾磨机处理,制成细微粉状,因此碾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抹茶粉的质量好坏。由于缺乏经验技术,碾茶质量忽高忽低,收益也不理想。

正当白志真一筹莫展之时,借助地方助农行动,宜兴海关着力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通过实施“生产加工-种植基地-标准规范”三位一体监管机制,将管控端口前移至种植源头,加上省农科院等部门开展精准帮扶,积极指导企业挑选适合茶种,最终碾茶质量稳定向好。

“合作社生产的碾茶,以质量较好的鲜叶为主要原料,可以一芽多叶地采摘,每年春、夏、秋三季每亩茶园累计可生产碾茶500—800公斤,加工抹茶粉约450—750公斤,经济效益是单一生产加工普通茶叶的3倍以上。”白志真说。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合作社生产的抹茶粉也顺势开拓海外市场,海外订单源源不断。今年以来,宜兴海关共监管出口抹茶粉12吨。

“抹茶绿”出海畅通无阻的背后,不仅是传统技艺更迭,更是以创新突破局限。“出口海外的抹茶让茶农‘变忙了’。”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尹娟说。经过市场调研,尹娟发现,茶叶精深加工成抹茶可以突破茶饮单一性,增加收益周期,还能深加工成茶包、茶香枕等用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国际市场需求更加旺盛。“今年,我们将目光投向中东和南美市场。1—2月,我们抹茶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69.9%。”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宋晓华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