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经济日报:观影服务费应取之有道

今年,在多部高质量大片带动下,电影市场持续走热。然而,聚光灯下,也暴露出一些细节问题,其中,“观影服务费”尤为引人关注。有消费者发现,网购电影票票价中都含有一项服务费,一些平台或影院收取的服务费甚至比票价还高。这不禁引发质疑:高额服务费合理吗?

许多消费者也许并不知情,服务费已悄然成为观影账单上的一项固定支出。观影服务费由第三方购票平台和电影院共同收取。如果在线上平台购票,需要向平台支付技术服务费,用于支持平台的运营和技术维护。争议的焦点主要聚焦在电影院收取的服务费上。据影院解释,这笔钱主要用于影厅设备维护、检票员等人工成本、环境卫生维护等。针对VIP厅、IMAX厅等特殊影厅,服务费可能包含更高的设备投入或观影体验提升成本,因此价格也会更高。

有人不解,电影票价为啥要和服务费分开计算?且服务费在电影票价格中的占比似乎过高。按照行业惯例,一部电影,院线所获得的票房收入是需要和出品发行方按比例分账的,而服务费则全部归电影院所有。市场旺季,一些影院趁着销售热度把服务费悄悄植入到票价里,消费者不易察觉,这部分收益就可以越过发行方,直接进入影院自己的口袋。

表面看,观影服务费只是院线和发行方的“算计”,但实际上,影院让观众在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的情况下陷入被动消费困境,这有损消费者权益。像《哪吒2》这样的爆款,很多观众愿意去影院二刷、三刷,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影片制作水平值回票价。但如果从一开始就知道票价里有一部分是在为影院的服务买单,相信会有人在“是否值得”后面画上问号。

其实,消费者不排斥收费,他们担心的是收费不透明、不合理。一方面,服务费的金额因平台、影院、场次甚至座位区域的不同而差异较大,标准不统一。遇到节假日等观影高峰期,一些普通影厅在服务费上做文章,相当于变相涨价。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在观影过程中并未感受到服务价值所在。许多影厅设备老化无人维护、空调温度不适无人调节,甚至放映质量也大打折扣。“服务费”与“服务”严重脱节、“只收费不服务”,让消费者深感获得与支出不匹配。可见,观影服务费收费标准混乱、服务内容不明确是引发争议的症结所在。

电影院遮遮掩掩“隐藏”服务费,恐怕也是对目前的服务水平不够自信。如果影院能够创新服务模式,将这笔费用转化为观影体验的升级,相信消费者也会愿意买单。比如,通过更新影厅设备、提升视听效果,为观众创造独特视听体验;举办线下活动、增强互动交流,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

电影行业的繁荣,是靠每一场优质的观影体验造就的。今年,一部《哪吒2》创造了150多亿元的票房,可见电影市场在提振消费方面潜力足、空间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电影院应把提升服务水平作为促消费的重要发力点,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观影环境、引进优质片源,推动电影消费提质升级。与其绞尽脑汁从消费者口袋里掏钱,不如踏踏实实做好服务,用真正的价值赢得消费者认可。

责编:丁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