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AI成真!拈花湾“双塔”点亮,解锁“文旅+科技”新高度

今年春节,作为蛇年春晚无锡分会场的重要取景地,无锡拈花湾以AI、元宇宙、区块链等技术,打造了一条“最炫烟火”的AI创意视频,惊艳世界,网友们纷纷表示“想亲眼见证这一壮观景象”。

3月21日晚,视频中“拈花一指点塔”“蓝莲花开”等震撼画面,从数字世界破屏而出,在拈花湾景区转化为实景演绎。拈花湾传统地标建筑拈花塔,以虚实交融的方式璀璨点亮,“双塔合璧”助力中国文旅进入“所见即所得”的科技叙事新阶段。

从“看见”到“入画”,数字美学构建“造梦空间”

夜幕降临,伴随着‌禅乐响起,一座高24.75米、参照拈花塔肌理的AI塔在暮色中亮灯。1500架无人机以塔为轴,在夜空中执笔:时空之环下,拈花一指从夜空中缓缓降下,触达塔尖刹那,巨大的蓝莲花焰火瞬间触发,在塔顶绽放,蓝色焰火如星河般倾泻而下,与地面升腾的银色烟花交汇,万千光点在云端晕染出流动的诗意宣言——“拈花一笑,为你花开满城”。

从“看见”到“入画”,虚实交融的沉浸式体验令现场观众游客惊呼不断,大家纷纷感慨:“视频中的绝美画面成了实景,太震撼了!”

作为拈花湾景区的传统地标建筑,以唐风宋韵为骨、光影窕阁为貌的拈花塔也迎来焕新升级。当天,整个拈花塔被自贡非遗花灯装点一新,游客站在拈花塔前,只见数盏流光自塔檐垂落,朱红宫灯悬于飞角,青莲纱灯绕柱轻旋,四层塔身次第绽放出数十朵的幻彩光影。一幅凝聚非遗匠心的立体画卷在眼前渐渐铺展开来,开启了“拈花一笑,为你花开满城”的春日篇章。

AI点亮禅意山水,打造文旅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以“双塔”点亮为标志,拈花湾再次打造出令人惊艳的文旅新地标。新技术构建的“造梦空间”背后,是中国非遗和多重科技的跨界融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到,此次震撼出新的AI塔运用多项先进科技,实现了艺术、光影、无人机与烟花的协同。为确保1500架无人机与塔体灯光、雾森、水帘等设备达成精准配合,景区通过边缘计算、无人机编队控制等技术,将“拈花一指点塔”的禅意意象转化为可编程的触发指令链,实现无人机编队、水幕投影与烟火绽放的跨媒介叙事,打造文化符号的数字化再生。

同时,拈花湾还开创了“建筑即舞台”的演艺新模式,以“莲花”“拈花一指”等文化符号,推动尖端科技与东方美学的兼容,着力打造中国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向世界传递中国科技文旅的国际化新名片。

科技赋能人文,精绘文旅融合“无锡景”

从关于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在文旅行业中的应用到加快文旅与科技融合,全国人大代表、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一直致力于以科技推动文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自2015年开园以来,拈花湾始终以“科技赋能人文”为核心理念,打造“文旅+科技”旅游新场景。2020年,景区就采用了高流明激光投影和全息数字影像技术打造了“拈花一笑”科技文旅融合旅游新场景,投用5年来,该场景一直是景区重要的网红IP。

去年推出的“拈花湾I号智能游船”,是国内首个定制无人驾驶智能游船。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实时姿态状态”的融合感知方案,游客在乘船游览的同时可以听取文化故事、阅读娱乐、品茶交友,为游客打造了一个科技赋能与文化结合的“水上新空间”。而拈花码,以小程序形式,融入 AIGC 技术一键生图,实现个性化打卡和智慧导航等功能,不断提升游客体验的便捷性。

从文化基因解码到智能内容生产,拈花湾,这个无锡的“文化客厅”正持续探索文化创新、科技焕新、品牌更新,推动智慧文旅走进山花烂漫的美好春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马薇

实习生 刘子涵

责编:房雅雯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