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华时论 | 日程表里的“营商诚意”

全国两会闭幕,各地都在争分夺秒“加速跑”。记者获悉,有位省领导会见美国客人,时间是七点半,记者甚至疑惑“是早七点半还是晚七点半?”后来得知:外商一行当天下午就要离开南京,而省领导上午已有日程安排,所以“赶早不赶晚”,将会见定在早上七点半,会见结束之后才去匆匆吃早餐。

这是一个值得品味的细节。多数重大活动,往往将开始时间定在上午九点之后,一来可以让双方充分休息,让参会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高效的沟通。二来也是因为大多数人的上班时间在这个区间。此次打破常规,将会见时间定在早上七点半,显然是为了“就外商时间”,“见缝插针”也要达成会见目的。这个不太寻常的“日程安排”,是江苏对外商、对企业家足够尊重和重视的缩影。

细微之处见诚意。作为开放大省的江苏,今年以来一直访客不断。外商高管来到江苏,是带着对江苏发展前景的“看好”来的,是对江苏投下的一张张“信任票”。一般来说,到了考察、拜会这一步,企业对于地方经济实力、招商政策、产业适配性、城市宜业度等“硬”的条件,都可以说了然于胸,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招商引资的终点呢?事实证明,在一些“软”的方面,比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态度如何,招商人员和企业家能不能聊得来等等,这些同样会影响投资决策。个别地方市场潜力不可谓不大、产业基础不可谓不好,但很多时候就因为一次冷漠的回应、一次拖延的会见,导致企业望而却步、退避三舍。这启示我们:营商环境不只是“商”的环境,更体现在社会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领导干部作为发展环境的“第一代言人”,他们的积极主动和满满诚意,就是最富吸引力的“邀请函”。

在江苏,营商环境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推进的“不见面审批”改革,已经成为江苏的一张亮丽名片。各设区市也有不少动作,有的地方推行“企业宁静日”“综合查一次”等改革,让企业卸下迎检重负,专注生产经营;有的地方通过“局长坐诊接诉”的方式,为企业排忧解难,等等。这些举措,核心逻辑都是通过压缩行政冗余成本,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多发展时间和空间。当“为政之表”对准了“企业时间”,营商环境的优化便有了现实的支点和具象的表达。

放眼中国经济版图,优化营商环境的比拼已进入“纳米级”赛道。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前沿,一直以来营商环境口碑较好,各项指标在全国居于前列。但总体来看,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距离,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经营主体的期盼仍然存在差距。经济大省挑大梁,怎么挑?不拼政策优惠,新一轮招商引资拼什么?除了靠我们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优势,就是拼务实、扎实、踏实的作风状态,拼尊重企业家、尊重企业、尊重市场的工作思维,拼招商引资、优化环境“赶早不赶晚”的积极性。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进一步明确了江苏作为第二经济大省落实好挑大梁责任要把握好的四个着力点。特别是,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化,随着我国持续扩大内需,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进一步被释放,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还会更强。作为开放大省,如何放大既有优势、对冲不利因素,如何识变应变、主动求变,“早七点半”的会见都给我们“打了个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妨多一些细节里的务实和诚意,多一些“宜早不宜迟”的行动力,如此才能把各方面积极因素都充分调动起来,不断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绩。

陈立民 韩宗峰

责编:孟亚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