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经国务院批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京举办,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

中关村论坛是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旨在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共议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共同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本届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共设置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五大板块,将举办开幕式暨全体会议、平行论坛、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和重大成果专场发布等。年会期间,还将开展文化交流、科学普及、项目路演等配套活动。
科技部副部长林新介绍,今年论坛年会有四个特点:一是突出科技前沿。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举办多场专业论坛和重大成果发布活动,深入探讨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二是突出成果共享。通过技术交易大会、前沿科技大赛、重大科技成果发布等活动,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平台,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对接和产业化,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三是突出人才交流。设置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科技女性创新论坛等,专门为相关科学家群体创造交流合作机会。四是突出开放合作。既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对话,又广泛邀请国际科技组织及全球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参与,链接全球创新智慧、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我们力争将论坛年会打造成一个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集中亮相的大舞台,特别是这次论坛上近百台机器人将成为嘉宾的智能助手,为大家带来全新的参会体验。”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说。
靳伟提到,3月27日上午将举办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会议。同时,围绕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热点领域,设置10场品牌论坛和50场创新论坛,包括首次举办的开放科学国际论坛等20场论坛;继续推出人工智能主题日,举办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等活动,打造前沿科技“风向标”;突出开源开放,将集中发布人形机器人、长安链、整车操作系统等一批开源项目。
论坛年会期间,还将举办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总决赛,今年吸引了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个项目参赛,海外项目占到四成。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非常火热,参赛项目812项、占比达到四分之一,脑机接口、基因治疗、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涌现一批高水平创业项目。
据悉,开幕式上将发布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备受关注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也将首次在论坛上亮相。3月31日下午,还将举办论坛成果专场发布活动,发布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部分成果将同步在展示中心展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