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听·见丨跳高冠军的笔记本,走红背后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23日在宁圆满完赛。在女子跳高决赛上,澳大利亚选手奥利斯拉格斯获得冠军。比赛期间,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在比赛间隙,她被拍到在场边认真做笔记。据媒体报道,她在记录自己的每个跳次,并写下简单的分析,便于及时复盘总结。

有媒体报道,在奥利斯拉格斯的职业生涯中,写笔记这个习惯有重要作用,“我认为反思非常重要。在赛场上,运动员两次跳跃之间会有几分钟的间隔,如果参赛选手数量很多,间隔可能达到15-20分钟。写笔记能帮助我放松心情、节省精力,为下一次跳跃储备力量。整个过程与我在笔记中写的内容同样有价值。”

事实上,像奥利斯拉格斯这样注重细节和反思的选手并非个例。在赛场上,不少选手在完成一次跳跃后,都会迅速来到场边,与教练沟通技术细节,优化下一次跳跃。而在其他项目上也是如此,比如,我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在训练之余,还几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学习、训练中不断对技术进行钻研,帮助他多年来保持出色的竞技水平,不断为中国田径创造优异成绩。

这些运动员的“点滴”做法,被网友们捕捉到,并在网络上引发更多人的思考。

正如很多人感慨,在这个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不少人总是习惯于寻找捷径,渴望能一蹴而就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真正的突破并非偶然降临,而是源于日复一日的微小积累。无论是奥利斯拉格斯手中的笔记本,还是其他选手在场边与教练的反复沟通,都在无声地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伟大从来都不是偶然的产物,而是无数次尝试和经验沉淀的总和。每一次努力、每一次反思、每一次改进,都在为最终的成功添砖加瓦。也正是这种对细节的钻研,对过程的反复推敲,以及不懈追求自我突破的精神,造就了他们在赛场上的卓越成就。

放眼其他行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以嫦娥系列月球探测任务为例,从“嫦娥一号”首次绕月探测,到“嫦娥六号”成功带回采自月球背面的月壤样品,这一系列任务的成功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对细节的执着把控和对过程的深刻反思。每一次发动机点火、每一次轨道调整、每一次与月球的交互,都是无数次尝试和经验沉淀的结果。

十年磨一剑,百回攻一关。真正的突破从来不会凭空降临,唯有沉下心来,潜心钻研,才能在看似平凡的努力中孕育非凡的蜕变。就像奥利斯拉格斯手中的笔记本,那些看似简单的笔触,实则是通向卓越的阶梯。若能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所热爱的事物——像运动员调整每个动作,像科学家反复验证数据,像工匠雕琢每处细节,那么终有一天,每个人都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完成那惊艳的一跳。

责编:刘言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